01
话说进入2020年,感觉已是“日月换新天”的年份了。
可有些消息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好。我从《2020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里,看到一个让人感到悲伤的结论:
“2019年彻底消除性别差距所需的时间缩短为99.5年,虽然比2018年的108年,有明显下降,但对女性来说,这个时间真的是太长了。尤其卫生、教育、职场和政治等领域,男女很难在有生之年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
虽然政治领域里,女性从政的数量大幅增加,但依然是实现平等进展最为缓慢的领域。最让人叹息的是经济领域,经济领域性别差距反而在扩大。
除了担任管理层的女性比例长期偏低,绝大部分女性面临职业生涯的三大不利的因素:
分别是在零售白领文员等受到自动化影响的职位,女性比例很高;在工资涨幅最大的技术主导行业里,缺乏女性员工;社会上缺乏家庭照料服务等渠道也限制了女性的职业机会。
这也确实是一针见血的说出了女性面临的困境,短期之内难以改变。
不过,坏消息之外,也会有一些好消息相伴而来。
尽管处在相对不利的生态位,但多项调查显示,女性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态度、健康状况以及人均寿命相对较长等方面,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02
几天前,《2019微信数据报告》发布,几个和女性直接相关的数据显得很有意思。
第一眼,看到这个报告的关键提示语为“所有完成都是序章,所有未完成都是伏笔”,一股浓浓的文艺风,瞬间有莎翁附体的感觉。
不经意间就表达了和生命同呼吸的“陪伴式”运行状态。这让人有了一种想要赶快点开、仔细看看的冲动。
报告显示,每天使用小程序的用户画像,女性的活跃高峰期分别是午饭前后以及下班晚饭后。
传统这段本来是继续投入家务,做好餐前餐后准备的时间,现在却有更多的女性拿起了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数据得出的结论,女性用户按照年龄比,年轻女性偏爱电商类内容,中年女性偏爱文娱类内容。
这让我觉得,今天的女性更多把碎片化的时间,都用来浏览解压式的资讯。
这两种内容,往往都聚集了最新最逗的知识信息,休息时,也通过娱乐的方式,与生活形成了紧密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可以说,今天的女性,在休息的时候,都不会让自己out。
“身体在宅,心在动;步数不过百,是对周末的尊重”的篇章里,相比于平时的微信运动日常人均步数6932步,周末的百步青年里,女性的比例竟然高达64%。
这个数据简直让女性振奋。哪怕宅在家里,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休息,哪怕周末最远的距离是从床到卫生间的距离,偶尔当个“懒人”又怎样?
过去女性要是“懒人”,总会有旁人指指点点,最后自己都会心生愧疚。但今天的我们,再也不怕别人给我们贴上“懒”的标签了。
爱咋咋地,就做真实的自己。
话说平时累了一周,周末在家,怎么过?如何过?
当然是我说了算,我的地盘我做主。允许女性对自己的周末尊重,是这个社会对今天女性的善意。
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女性,不断努力奋斗,在工作日努力打拼,为自己赢来的权利。
周末选择让自己短暂休息,则是为了下周更好的出发。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
还有一些特别拼的斜杠女青年,可能正在利用周末时间疯狂的学习充电或者读书涨见识,她们把本来可以外出去晒太阳的好时间,留给了书桌和清茶,留给了刷剧和综艺节目。
但你又怎么能否认,她们就是能从眼下的阅读和这些动态阅读中,“见众生见自己”,就算身体静下来,头脑和心,却始终动个不停。
还有一些拼搏中的已婚已育的中年女性。她们很多也都是周末微信运动,步数不过百的指标构成者。
她们一般“以车代步”,周末行走的最远距离,就是从家到地下停车场到公司停车场,或者是孩子补习机构的地下停车场的“两点一线”。
她们,有的在利用周末,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以免在职场上落后于其他人;有的则是在陪娃风雨学习路上,选择安静的一旁等待……
这样的步数不过百,其实比工作日还累。
但真有一群这样的中年女性,活出了这样的状态。至少我身边,这样的中年女性并不少见。
就连我本人,也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周末步数不过百的那个人,但我近四年来,几乎从未虚度过一个周末。
03
报告显示,周末人均使用外卖小程序的次数,比工作日增长了93%。
要知道过去,很多人认为做饭是女性的专属。
那些爱情小说里,也总是暗戳戳的教女性,“想要留住男人的心,就要留住他的胃”,估计这些小说,大部分作者都是男性吧。
93%的人群用外卖来解决自己的周末就餐,说明只要有吃的,其实谁做的并没那么重要。
有做饭的时间,两人靠在沙发上,一部电影都看完了,一盘游戏都打过瘾了,一起做喜欢的事,是对周末的“加倍珍惜”。
现在有外卖这么方便的事,那也没必要你累我累大家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一起负责吃,就是男女平等啊。
偶尔吃吃外卖,就算不够健康,也比累死累活在厨房里忙活到焦虑健康。
厨艺发烧友除外,毕竟这样把厨房当成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级爱好。
对大多数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讲,吃外卖的周末,才是不被耽误时间的周末,生活就是这么惬意。
接来再看报告中,一组关于收支的数据,不经意间就显示出,男女两性在微信世界实现的平等。
比如,外出吃饭时,41%的的单是女性买单;超市百货购物时,57%的单是是女性支付完成;就连每月收红包,女性占比也达到了58%。
这说明在今天我们的生活里,女性做东请客吃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对于居家生活,女性的态度总会比男性更认真一些,愿意泡在超市和百货商店的时间,总会多一些。这也许,恰好是女性解压的最好方式。
今天的女性,懂得用更多的方式为自己减压,懂得更好的照顾自己。要不然为什么女性在健康和长寿方面会优于男性?
最重要的是红包这一项“男女人气大比拼”,虽然都是有支出有收入,但总体上来说,女性收到的红包会更多一些。
一个好好爱自己的人,当然值得被爱被关心。有时一个红包的问候,瞬间就能收获“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温暖,这才是“人间四月天”呀。
尽管严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带给我们的现实的心理冲击并不小,但也能不经意间被《2019微信数据报告》这样的小温暖触动,稍微缓冲一下。
尽管我们知道,目前全球还有很多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减少性别差异”,但存在着差距本身,就意味着需要经历,不断缩小差距,才能最终平衡的过程。
相信会有一天,女性会赢来真正忘记性别差距的那一天,让这种差距本身变成历史。
但实现这一切,需要我们从现在的每一天出发,不辜负当下的每一个“the moment”。
毕竟,每一个今天,每一个当下,都值得我们活成,不断缩小性别差异的里程碑。
共勉。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