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的感情,从她离开许昌后就结束了

2019-10-14     老家许昌


许昌爱情故事:人生若可再相见,不怨时光不语迟‖老家许昌

文‖屈小龙

虽已初秋,但夏天的炎热依旧充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尤其是不怎么通风的教室。听着孩子们此起彼伏的读书声,我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个秋天。

佳卿亭立玉青台,宛如玉人画中来

初见她时,是在我们当地的中学。因为分属不同的班级,除了偶尔见过几次面,连话也说不上几句。那时候,只是觉得这个女孩儿像极了金庸笔下的小龙女和琼瑶剧中的晴儿,如同天山的雪莲花,清丽脱俗又古典优雅。

那个时候的女孩子还不懂得打扮和刻意装饰自己,因此在那份脱俗中又带了几分天生丽质。就这样,她的出现成了我中学三年最深刻的记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看似不可企及的美好记忆,在后来的岁月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时光堪怜又重逢,心动涟漪若惊鸿

2007年,我考上了我们县里较为不错的高中,对我而言,这就像每天的三餐一样正常不过。没想到的是,在报到当天,在教室里,那个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的身影又出现了。

她就那样真实地坐在自己的课桌旁,依旧是那副脱俗的样子,安静地阅读着手中那本书。那时候,我脑海里闪现出一个荒诞的想法,我想我要是那本书该多好。

就这样,我们再次成了校友,而且是同班同学。那一年的九月份,就连阳光都显得格外明媚,让我对接下来的高中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

小径漫步话人生,尺素寄书两相知

说起来,那时面对“感情”二字,不似如今的孩子那样大大方方,直接浪漫,我们还是比较懵懂和拘谨的。枯燥的高一时光很快过去了,她每天都沉浸在学习生活中,我也是不断重复着三点一线的日子。

进入高二后,我和她慢慢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不过也仅限于学习问题的交谈,偶尔也会谈及各自的人生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在不断接触中,我和她之间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们的讨论不再局限于班级和学习。

空闲时,我们会相约一起漫步在校园小径,放假时会一起顺路回家,也会不时偷偷传递一下纸条吐槽一下一天的学习生活和那些当时让我们“恨之入骨”的老师们。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墨守成规的学生,她则不然。偶尔,我会用非正式的途径“飞”出学校买一些那时候比较流行的明信片或者其他女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偷偷放在她的书桌里。


我偷偷的看她,时常会看到她看到那些东西时的愕然和脸上飞起的红晕。此时,她一定会向我投来略似嗔怪的目光,好像怪我又破坏了规矩,而我却是满心的喜欢。

那时的我们很单纯,即便我和她之间在外人看来有点那么个意思,但我们却不这样认为。至多半年后,就像那时候学校流行“认妹妹”吧,她也成了我名义上的妹妹。

跟别人的浪漫和诗意不同,我和她在一起显得很简单很放松。说句实话,连我们自己彼此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爱情的感觉。即使是开始,也开始得很偶然。

有一天,我忐忑不安地给她写了一张纸条:“如果说你愿意让我照顾你,那我愿意一辈子照顾你。”过了一会儿,她简明扼要地回复了一个字:“好”,就是如此简单和自然。

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我清晰记得一件事,就是有一次我和她一起下楼回宿舍。


那时候,我们放学必经的楼梯口,时常会有校领导检查,我担心他们看到我俩走在一起会询问批评我们,就朝她说了一句:“哎,领导可在楼下呢,我先下去吧……”

我认为内秀的她一定会同意的,谁知她霸气地说道:“怎么?有领导怎么了?他能吃了你啊?”她一句话把我说得像是做了错事的小孩,脸通红通红的。

在我心里,她一直都很安静,也没有什么特殊爱好。那时候手机和电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流行,我们常用mp3来听喜欢的歌。当时,罗志祥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很有名,现在我不太记得名字了,但我知道它的主题曲叫《爱转角》。

她特别喜欢这首歌,可能是我和她之间就像电视剧中男女主角的相遇,不经意但又命中注定吧。看她痴迷的样子,我特意跑到商场给她买了这首歌的光碟,她感动了很久呢。

人生若可再相见,不怨时光不语迟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不知不觉就该高考了。她的学习一直很好,高中毕业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离开许昌去了大城市发展。而我,则因种种原因,终和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不得不去了一所普通院校。

期间,我曾尝试去找她,但没有成功,之后再未见面,我和她之间的感情也如我们当初在一起一样磨灭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或许,现在的她已经有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或许,她曾经回来过。

不论如何,我们在彼此最美好的年华能遇到对方,这就是她给我最好的礼物。时光荏苒,我只想说“人生若可再相见,不怨时光不语迟”。

【作者简介】屈小龙,许昌市建安区人,27岁。现为市内一私立学校教师。喜好文学和历史类书籍,尤其喜欢古体诗。现有古体诗100余首,曾获得中国诗词大赛优秀奖。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8AP6G0BMH2_cNUgFe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