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只色彩亮丽的笔筒,上手一瞧,原来是近现代景德镇制瓷大师余翰青之作。虽年代不是很久远,但出于对余翰青大师的仰慕,笔者和店铺老板讨价还价后将其收入囊中,高兴而归。
余翰青是近现代著名陶瓷艺术家、国画家,他十多岁到景德镇,拜到陶瓷花鸟名家陈德明门下学艺,特别注重写生。他收藏历代名人画稿,对诗文、金石、书法更是悉心研究。他的陶瓷作品以工整典雅、精细缜密见长。他能自画自填色自题诗,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自成一家。余翰青的创作注重观察体验生活和自然,他经常折草养枝,栽花捉蝶,陈列案头细细揣摩,所以他的花鸟作品形象逼真、设色幽雅,画面气韵生动,用笔十分老辣。余翰青在花头熟练地使用没骨洗染法,画面显得生意盎然。
余翰青的传世作品不多,但几乎每一件都是精品。我收藏的这只笔筒,高为18厘米,直径为12.5厘米。釉面画一棵柿子树,树枝上枝繁叶茂,浓密的叶子下结着两个通红的柿子,一只鸟儿斜立于枝头,望着眼前火红成熟的柿子,欲上前啄食,鸟儿神态逼真,蠢蠢欲动,跃然于画面中。
“柿”与“事”谐音,在古代都用作事事平安之意。柿子成熟了,一般树叶都会掉光,但艺术大师却不想表达萧瑟苍凉的感觉,在树枝上描画了不少树叶,以衬托这两只火红的柿子,这样既显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又带来喜气,让人看过之后爱不释手。边上有题款:“小园新雨余,丹柿共风味”,落款为:“乙未年冬,翳山余翰青写于珠山”,加盖钤印两枚,其一为“翰青”,其二为“清平”,后者为余翰青画室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