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 宜阳手机报 农历三月十六 星期三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全面建设高质量“富美宜阳”
==导读==
隆重欢迎援鄂医疗队员回家
嵩县党政考察团到我县考察美丽乡村建设
【天气】
9日 多云 18℃~6℃
【封面】
道路畅 乡村美
近日,莲庄镇孙留村的渡改桥项目引线段,红黄绿相间,色彩亮丽,绿化效果初现。我县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以道路畅通、产业兴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百姓增收致富。(田义伟)
【今日宜阳】
隆重欢迎援鄂医疗队员回家
山河终无恙,春回燕归来。4月5日上午,我县援鄂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返回宜阳。我县举行隆重仪式迎接6名医护队员凯旋。
县委书记安颖芳,县委副书记曲万涛,县委常委、副县长赵福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彩云,副县长杜耀辉,县政协副主席卢潘霞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仪式,欢迎英雄归来。
2月9日,来自县中医院的宁康康、陈战国、王亚娟、王田田、丁丹翼、苗慧怡6名队员挥别家乡,驰援湖北。通过一个多月来的紧张救援,截止3月9日休舱,宜阳医疗救援队分驻的两个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367人,转出668人,治愈出舱1699人,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患者零复发、患者零投诉“四个零”的目标,取得了疫情防控第一阶段的全面胜利。
上午9时30分,当医疗队员乘坐的大巴车抵达快速通道宜阳境域内时,县公安交警大队的13辆摩托车列队鸣笛为其开道。红旗大道上,人们挥舞着国旗,举着横幅欢迎英雄平安归来。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医疗队员的崇高敬意。
欢迎仪式在县中医院广场举行。副县长杜耀辉主持欢迎仪式。
援鄂医疗队队长宁康康在仪式上发言。他说,经历了这次白衣执甲、为国出征,更加深刻体会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职业内涵。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后,他将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作为座右铭,爱岗敬业,不断进取,为我县的医学事业发展和建设富美宜阳做出积极的贡献。
县委书记安颖芳在欢迎仪式上作重要讲话,代表县委县政府,代表70万宜阳父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慰问和最衷心的感谢。
安颖芳指出,在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六位英雄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请缨,舍小家顾大家,奔赴抗疫前线,充分体现了他们崇高的家国情怀。在疫情前线,他们十多个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他们辛勤付出,救死扶伤,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充分体现了他们医者仁心的人间大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他们充分展示了我们宜阳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他们为宜阳争了光、添了彩,是宜阳人民的骄傲,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安颖芳希望全县党员干部要向六位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听党话、跟党走,闻令而行、听令而动的政治自觉;学习他们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向前的斗争精神、责任担当;学习他们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过硬作风,他们的精神使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安颖芳勉励六名医护人员,好好休整,养精蓄锐,在富美宜阳的建设中,继续增光添彩。
嵩县党政考察团到我县考察美丽乡村建设
4月6日,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宗玉红,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玉杰,县政协副主席陈俊光,县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何兴旺带领嵩县农村农村局负责人,7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一行30余人到我县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县领导张汉智、王智朋、李辉、李保柱等参加活动。
考察组先后实地考察了董王庄乡乔庄村,赵保镇坡底村,莲庄镇养马村、陈宅村,香鹿山镇赵老屯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现场听取经验介绍。
在家家有车库、处处风景美的乔庄村,大家详细询问了该村“精打细算”搞建设,全民上阵促振兴的宝贵经验;在坡底村石榴田、乡愁馆里,大家认真听取了关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建设民俗博物馆,让群众记住美丽乡愁的典型做法;在流水潺潺、风景秀丽的水韵陈宅、田园养马,大家仔细聆听了两个村庄是如何建设有山有水有文化、有绿有景有灵气的诗意家园的;在弥漫着迷迭香醉人芬芳的赵老屯村,大家边走边记录该村如何在留住乡土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景点的经验做法。
一路边走边看,一路边听边记,感受了风格迥异的五个美丽乡村的风貌后,大家现场进行了热烈讨论。县长张汉智介绍了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宗玉红谈了考察后的感受,并要求考察团成员要把宝贵经验好做法带回去,促进嵩县美丽乡村建设提质量、见成效。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通过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走出了一条尊重自然风情风貌、尊重村庄特色、符合村民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绿色产业更加集聚。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农业大县优势,重点打造“三花一草一果”、形成了花生、花椒、油用牡丹、艾草、林果等特色种植65万亩,有力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乡村风情更加浓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按照定特色、定产业、定标准、定路径、定节点“五定”要求,落实精心、精细、精致、精品“四精”工作理念,坚持整村推进,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破解了资金筹措、路径方向和群众参与“三大难题”,打造了40个市、县两级“四美乡村”示范村。
突出花椒、迷迭香、中药材等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产业;聚焦豫西民居、简约现代、徽派建筑等建筑特色,做到一村一风貌;挖掘历史典故、田园文化等村情底蕴,做到一村一特色;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实施农村改厕5.4万座,配套提升污水管网242公里,完成村旁、宅旁、渠旁、路旁“四旁”绿化1.2万亩72万株,做到一村一风景。
村风民风更加文明。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加强乡村“一约四会”制度建设,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评选,营造了文明乡风民风。(张珂)
【脱贫攻坚进行时】
高村:努力交上脱贫完美答卷
脱贫攻坚冲锋号已经吹响,高村镇紧盯“两类村”,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大提升”活动,让脱贫攻坚“答卷”在高村大地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党建引领。该镇成立了17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由二级网格长任支部书记,由县、镇帮扶责任人任成员,进一步夯实党建引领作用,整合力量,抢抓时间,集中精力,戮力攻坚。
提升站位。各村按照党委政府统一安排,迅速行动,召开专题动员会传达上级精神,分片分区集中人员、起火搭灶,深入一线、严排细摸,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排查,不放一点一滴线索,不留一丝一毫问题。
拉高标杆。该镇在“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查短补弱,制作发放12000余张《高村镇民情民意联系卡》,让群众理有讲处、怨有诉处、难事有反映处、问题有解决处。继续重点谋划长效农业,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确保脱贫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检验。
花果山乡:持续发力抓整改
近日来,花果山乡抽调5名业务骨干组成核查小组,深入8个行政村开展脱贫攻坚村级核查督导工作。
核查采取“看、问、听”的形式,以查促改、以改促进。进村看村档、入户看户档,看资料是否规范、齐全;对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现场提问,了解政策熟悉度、村情知晓度;每村随机抽取10户贫困户,核查组深入贫困户家中,听需求、听评价。
核查中,核查组针对发现的问题,能立行立改的,当场指导各村进行整改;不能当场解决的,梳理汇总,制定清单,交由包村领导限期整改解决。
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村核查任务,累计发现整改问题17条。
【基层传真】
市场监管局:防疫服务两不误
在疫情防控期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多项措施,提供登记注册不间断审批,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市场主体及市民的登记需求。
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不见面”审批制。企业通过河南省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提交设立、变更、股权出质等业务资料,单位安排专人在24小时内完成资料审核,审批通过的企业可领取电子营业执照,既安全又快捷。
实行咨询电话专人值守制。防疫期间,将登记注册咨询电话通过网络公布,单位每天安排专人值守,接受电话咨询服务。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企业,主动添加联系人微信,通过视频方式远程手把手辅导,为企业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做到疫情防控期间工作不停,服务不断。
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开辟注册登记“绿色通道”。针对防疫物资生产、居民生活用品供应、物流等与疫情相关企业,特事特办,提供“一对一”服务,即时办结。
实行容缺办理。对资料不全但不是主要材料的可先为其办理业务,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将资料准备齐全,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疫情防控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共办理各类登记注册业务943件,其中设立499件、变更223件、注销81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16件、《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124件。
安虎线宜阳境路面修复完工
近日,安虎线宜阳境(黄龙庙至杨店)段路面坑槽挖补修复完工。
由于安虎线(黄龙庙至杨店)路段过往重型运输车辆较多,造成路基松动,路面出现坑槽病害,给沿线群众的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为保障道路行车安全,农管所于3月23日开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抽调铣刨机、压路机、沥青摊铺机、运输车等施工机械,对安虎线(黄龙庙至杨店)段坑槽路面进行了挖补修复,共修复路面6800平方米。(郝非非 沈洋)
柳泉苗湾:山青水秀春光美
前有樱花广场、桂花广场,后有先锋渠、洛邑水城,以往的茶余饭后,“美好家园”广场、“中国梦”广场成为人们闲逸散步的好去处,如今,山美水美景更美的苗湾村,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是一幅靓丽春景图,而这全都得益于最美示范村的建设。
近年来,苗湾村因地制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最美苗湾”。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一手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一手抓村容村貌提升,一手抓文化资源传播利用,一手抓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四举措全力打造集“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美丽乡村,使这个只有800多人口的小乡村一边连着绿水青山,一边连着金山银山,在现代化示范乡村建设中脱颖而出。
通过高质量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村改厕,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最美乡村的初步建设。
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建造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配备文体健身器材;搭建文化大舞台,满足群众戏曲演出、广场舞训练等活动需求;建造老年活动中心,包括休息室、餐饮室、活动室等,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
实施村庄绿化工程,依据街道走向,在村庄主干道、房前屋后、村内空闲地栽种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大花月季、软籽石榴、大叶黄杨球、百日红、桃树等树种3000棵,实现应绿尽绿,见缝插绿,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建造景观亮化工程,在原有的“美好家园”广场、“中国梦”广场的基础上在村东再建造樱花广场、桂花广场,形成满眼春色的视觉感;在村西建造1300多平方米大花园,包含磨盘、八角凉亭、景观石、彩砖小道等基础设施,供游人夏日乘凉、四季赏光。
苗湾村南边土地已全部用于打造国家5A级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洛邑水城,该项目建成后,将以东方“威尼斯”的名号,在国内旅游市场形成独一无二的特大型“水城”景区,对丰富我县旅游内容和品质,提高宜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将起到巨大而长期的推动作用。(牛婷婷)
三乡镇:清洁家园在行动
近日,三乡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提升村容户貌,流渠村、吉家庙村、桑梓沟村、南村村等241国道沿线村庄率先行动。平坦整洁的道路,干干净净的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情舒畅。
近年来,该镇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活动,通过垃圾治理和村容户貌相结合、贫困户和保洁员相结合、公益岗位和清扫工作相结合,使贫困户得到实惠的同时也达到村容户貌旧貌换新颜的目的,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关俊)
本期手机报出现的编辑差错、您对本报的意见和建议,均可发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我们。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
线索及稿件征集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68887404
宜阳手机报,周一、周三、周五下午6时左右发送。
主办:中共宜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宜阳县融媒体中心
总值班:李炳辉
本期编辑:蔡流锦
封面:田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