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董王庄乡乔庄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别样创意促使“面子”“里子”双提升。
“变废为宝”有颜值 面子更靓丽
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那么对于资金紧缺的乔庄村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就要“花小钱,办大事”。“起初,只是组织村民先把房屋前后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废弃的猪圈、牛棚和厕所等拆掉,但没过多久,就清出一堆旧砖瓦、旧木料、水缸、磨盘,这些东西咋处理成了新问题。”乔庄村支部书记乔二元说,就是在破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找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灵感——“变废为宝”。
思路一转天地宽。村民家里清出的废弃物品,没想到都成了“宝贝”。清理出的旧砖瓦“上了墙”,成了村里农耕主题文化墙的“主角”;村民常年不用的水缸、磨盘、石碾经过创意组合,成了村里的微景观;旧木料“变身”成了错落有致的篱笆;家门口杂草丛生的荒地整理变成了小菜园;拆除废弃烟坑、违建厕所、圈舍等废弃物垒砌成了护坡;废弃的老村部被重新修缮,改成了村里的民俗文化馆,陈列出老物件、老农具,保留住乡愁;收集来的废旧轮胎和木料“化了妆”,打造出一个算盘放在村口处,寓意乡村建设和过日子都要“精打细算”......群策群力、高手在民间,乔庄村通过废物再利用,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用低廉的成本扮靓美丽乡村。
“变废为宝”添效益 里子更惠民
走进董王庄乡乔庄村,只见一排东西贯穿村子的车库高端气派,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就像给村庄镶上的一道银边。
“别看现在这样,曾经这一片都是荒沟荒坡垃圾堆!”乔庄村支部书记乔二元说。
在对村边荒沟荒坡整治过程中,乔庄村通过“4+2”工作法,由群众代表核算成本,决定每户出资8000元,共投资200万元统一改造建成标准化车库,上下两层,共164个,基本满足本村户均一个,平时除了放汽车,还能放农机农具等大物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在车库顶安装屋顶光伏,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7000元,既方便群众又富了村集体,可谓两全其美。
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目前,在董王庄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全部积极发动群众,保留乡土味道,保存乡村风貌,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赋予了乡村新的活力,造就了美丽宜居乡村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