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视频联手韩寒,想要的不止是“再和世界谈谈”

2021-01-25     三声

原标题:西瓜视频联手韩寒,想要的不止是“再和世界谈谈”

对韩寒而言,“中视频创作”是自己在文字和电影之外的新领域尝试,“再和世界谈谈”的主题下,反映的是韩寒一贯的创作心态和全新的创作载体;对西瓜视频而言,合作显示了平台对创作人的支持将不止局限于扶持者的角色,而是通过“共创”等形式,鼓励更多的发声,从而进一步发挥平台的作用与优势。

作者 | 周亚波

“视频、写作、拍电影,其实都是不同的表达”,“希望我们彼此的表达都可以被倾听到,希望彼此都获得最真诚地回答”。

这是1月18日,西瓜视频官方宣布韩寒将以“全能创作人”的身份为平台代言时,韩寒在视频中的表达。通过自己创作的第一支vlog,韩寒宣布自己将在西瓜视频通过视频创作的方式,尝试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向用户征集提问的同时,韩寒也表达了自己“有问题也会向大家提问”的开放心态。

韩寒与西瓜视频联合推出的视频频道“再和世界谈谈”成为了双方合作的重点内容,频道将围绕“同题创作”的形式呈现。每月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由韩寒牵头,邀请各领域的视频创作人针对特定话题发表视频观点。

西瓜视频的品牌升级动作贯穿了整个2020年。不论是9月启用新的slogan“点亮对生活的好奇心”,还是10月在“好奇心大会”上正式抛出“中视频”概念、宣布通过流量和现金的扶持完善创作人生态,都可以看出,作为中视频头部平台,西瓜视频打造内容创作生态的愿景一直强烈。

这种背景下,西瓜视频与“全能创作人”韩寒的合作更加顺理成章。对韩寒而言,“中视频创作”是自己在文字和电影之外的新领域尝试,“再和世界谈谈”的主题下,反映的是韩寒一贯的创作心态和全新的创作载体;对西瓜视频而言,合作显示了平台对创作人的支持将不止局限于扶持者的角色,而是通过“共创”等形式,鼓励更多的发声,从而进一步发挥平台的作用与优势。

在面向全网进行话题征集后,“再和世界谈谈”首期的话题被确定为“最好的投资”。1月23日,视频频道“再和世界谈谈”准时上线,韩寒作为发起人,与9位西瓜视频创作人一起,分享了自己关于投资的所见所得、所思所想。

01 | 再和世界谈谈

不论是标题中“对韭当歌”这样的戏谑,还是视频内调侃自己少年时期因为无意的选择获得财富、然后迅速投向自己的爱好,以及自己屡次“投资失败”的经历,韩寒在“再和世界谈谈”的第一期创作中,都呈现出了一种熟悉的“韩寒式幽默”。

首期“最好的投资”的话题离观众可近可远,十分考验创作人的功力。从表面上看,韩寒讲述所讲述的自己的经历,从出版《三重门》,到投身赛车事业,再到拍电影,乃至“上海郊区生活”,都是观众对他熟悉的部分。但在紧扣主话题的探讨中,一些韩寒自己没有公开过的思考与行动第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话题既是表达内容,也是一根串联线。

显性的故事铺陈,隐性的逻辑展开,韩寒的第一次正式创作就呈现出了一种平衡感,观众既再次共鸣了“韩寒的故事”,也看到了这一主题下,独属于韩寒的观点表达,以及带有个人气质的表达方式。

在第一期主题发布后,众多西瓜视频创作人参与到了“再和世界谈谈”的话题创作和讨论中。最终,另外9名创作人创作的视频入选了“再和世界谈谈”频道首期。

这些围绕“最好的投资”话题的视频创作,涵盖了认知、选择和方法论等多个方面。例如,创作人“蹩脚乌鸦”梳理个人经历,总结了投资中“赛道选择”的重要性;创作人“绝命老铁” 则在风趣幽默的表达下,通过切身踩过的坑,告诉观众“炒股赚钱”需要做哪些硬性的准备;“老丁是个生意人”则从城市化进程这一宏观角度入手,尝试讲述“未来十年城市洗牌,我们这代人该何去何从”。

“同题创作”是一次看似古老、实则新颖的尝试。1分钟至30分钟的“中视频”天生就比其他体裁更适合讲述相对完整的故事、论述完整的观点。同时,视频形式天然的低消费门槛、特有的观众与创作人的亲近感,也为更多的讨论打开了空间。

02 | 全能创作人

本次与西瓜视频的合作,韩寒的身份是“全能创作人”。

作为几乎和“80后”这个名词同时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人物,年少成名的韩寒可以代表这个称号,他从文学创作出发,又在近年来转变到电影创作,他曾被社会视为“先锋人物”,也在对自己热爱事业的坚持当中,时刻展现着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从小说到博客,从赛车到电影,韩寒非常乐于挑战自己从未挑战过的“新鲜事物”,也无惧观点的表达。在几乎所有的经历当中,韩寒的许多选择,都兼具自己的好奇与喜爱,这两者缺一不可。

这一背景下,韩寒选择与西瓜视频合作,将后者作为自己的最新创作阵地,便不难解释。一方面,相比电影,中视频的形式既缩短了制作周期,还能保证密集的信息输出,满足表达欲;另一方面,西瓜视频平台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创作人,以及很多“有观点有启发有深度”的内容,这为交流和互动式创作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是自己内心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则是“中视频”的概念价值。基于此,“再和世界谈谈”视频频道就成为了基于中视频内容形式的一种全新表达,频道名称本身来自韩寒的一部小说《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本质上,这是一种创作态度的延续。

“再和世界谈谈”将按月推进,每个月一个主题,这符合精品“中视频”创作的周期规律,也为观众带来了一种专业、丰富、充满了内容输出与观点碰撞的“杂志感”。

此外,作家、赛车手、导演、父亲等多面的身份,也为韩寒在西瓜视频的广阔创作人生态中提供了多重连接的可能性。作为创作人,韩寒相当适合代言西瓜视频,也相当契合“全能创作人”的称号。

03 | 用视频传递观点

和文字相比,视频语言的表达,天然与真实的线下社交场景更接近,而长度适中、分量适中的“中视频”就在制造这样一种可能性。

在2020年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上,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宣布将在接下来一年至少拿出20亿元补贴创作人,全面助力创作人的职业化,让“视频创作人”这一身份更加深入人心。目前,西瓜视频创作人已经涵盖了泛知识、泛亲子、泛生活、泛娱乐四个领域,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创作人进行表达,在内部形成内容、收益、观众自循环的生态。

围绕生态的建立,西瓜视频进行了多维的尝试。2020年,西瓜视频推出“活字计划”,鼓励文字创作者转型视频创作,从流量现金扶持、工具提供等多个层面,拓宽视频创作的来源。

11月,西瓜视频官方推荐的视频剪辑工具剪映正式推出专业版Mac,剪映专业版Windows也计划于今年2月上线。如果说手机版剪映对应着短视频形态的抖音,那么电脑版剪映就直指西瓜视频的创作生态:它刚好提供了一个相比手机剪辑软件具备更多高阶、精细的功能,又有相比市面上已有剪辑软件更易用的中间态,还可以完成多个终端的打通。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更多创作人降低视频制作门槛,从而专心于内容创作。

如今,西瓜视频的泛知识内容日均播放量已经超过2.5亿,日均播放时长超1000万小时,在超过7000名原创作人的加持下,泛知识内容完成了较2020年初超过110%的增长,在西瓜视频平台,有57%的用户每天都看泛知识类视频,其中81%的用户每天观看15分钟以上。

在创作基础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中视频平台”把自己定义在什么样的身份,也决定了下一步往哪里去。2020年,众多平台加入到“中视频大战”当中,西瓜视频打开区分度的方式,不仅在泛知识内容的优势上,也在自己作为平台作用的发挥上。

如果说用流量和现金扶持、让“视频创作人”成为一种职业,是丰富这种视频创作生态的基础,那么,在内容上发挥平台作用,自上而下引导行业内缺失的“观点型创作”,则是我们理解西瓜视频在这一步所扮演角色的关键。

与明星创作人韩寒的合作、对“全能创作人”的定义,都说明了西瓜视频与“创作人”产生多重连接的决心,也体现了对行业产生影响的可能性:通过多重话题的连接,西瓜视频所尝试的,是一种通过以话题划分为手段、以观点的碰撞与和谐交流为内容、以创作人的输出为核心的新型模型。

在相对同类平台更加全年龄的受众分布、更加无标签的平台生态下,西瓜视频想要构建的,实际上是一种类似于“图书馆”的视频生态:一方面,不论是按照标签还是按照创作人来检索,想要的这里都有;另一方面,中视频的优势内容呈现方式,又让原本知识获取门槛较高的图书馆有了更能让观众读懂的表达。“有观点的创作人都在西瓜视频”,成为了这种“观点图书馆”的生态愿景。

这一维度下,“明星创作人”的参与与“视频频道”的建立,成为了西瓜视频在流量、现金扶持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的角色强化,这是在中视频创作当中从未出现的新趋势,这种趋势也势必首先在西瓜视频发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LboOHcBubk3rjNbo1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