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凹叔。
前几天,澳门赌王何鸿燊过了98岁生日。二三四房轮流庆生,虽然没有往日的热闹,但也十足温馨。
赌王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甚至安排七个护工在旁护理。而家族每添新丁,也都会引爆社交网络。
赌王作为有着4个老婆,17个子女,资产千亿的巨巨富豪,家族背后的财产之争,一直都是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八卦话题。
正好,凹叔刚看了一部豪门争产的悬疑电影——《利刃出鞘》。
截止到今天,《利刃出鞘》作为一部没有动作场面和视觉特效的剧情片,在内地依旧取得了1.4亿票房的成绩,豆瓣评分也稳定在8.3分,凭借的自然是过硬的质量和精彩的推理。
影片的阵容非常强大。
有刚刚在妇联4中跳完最后一支舞的“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
还有刚刚宣布最后一次出演007的丹尼尔·克雷格。
当上一代超级英雄慢慢老去,剩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褪去英雄光环的“美国队长”完全的放飞了自我,在新片中再也没有一身正气,而是变成一个油腻的富三代,十足的纨绔子弟,在家族争产的故事里卖力撕逼,生气起来会让全家人都去“吃屎”。
和他组CP的007也没有了之前的从容和优雅,纯正的美国南方乡土口音,土里土气的乡村侦探模样,十分滑稽。
看《利刃出鞘》不光是看高能的剧情,反转的推理,还能看007和美国队长不用肌肉用脑子,看他们跨越次元的智斗。
今天,凹叔就通过这部电影给大家谈一谈推理小说的发展和变化。
1
古典推理灵魂附体
《利刃出鞘》刚一开场,就是一个阴森的古堡。
枯藤老树,丛林缠绕,昏暗的色调,阴暗的氛围,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一定会有事情发生。
果然,老作家过完生日的第二天,被发现在家中自杀了,有趣的是,他还是个著作等身的推理作家。
在古典推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写法就是,大侦探在屋子里询问一组组人物,根据不同的证词来判断,案件发生时大家都在哪,谁说谎了,谁的话有漏洞。
电影也用了几组非常清晰的剪辑,交代出了一家人的具体情况。
大女儿琳达是典型的社会精英,有自己的公司,带着富有白人的那种傲慢。
大女婿理查德活在强势老婆的阴影之中,唯唯诺诺的倒插门。
儿子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美国队长!不对,一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富三代,满嘴粗鄙之语,屎尿满天飞。
二儿子沃特一直给父亲代理着各种版权业务,兢兢业业地想要证明自己。
二儿媳妇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工具人,我们可以忽略她。
两人的儿子是个每天都盯着手机,关心时事的小小键盘侠。
虽然三儿子去世了,但一家人对三儿媳妇非常友好,三儿媳是个浮夸的网红,满嘴的爱与和平,有点白人左派的倾向。
最后,还要介绍家庭护工,负责照顾作家的起居饮食和健康状态,是一个来自南美的移民。
这么一看,其乐融融的温暖一家人,确实没有什么动机。
可是,在警方调查之时,有个人一直在幕后倾听着一切。
谎言,尽收眼底。
大女婿隐瞒了自己的出轨,曾因为出轨被作家警告,甚至发生争执。
二儿子在前一天刚刚被剥夺了书籍的代理权。
三儿媳呢?两面三刀,以女儿学费之名,贪了作家的钱。作家发现之后,表明以后你一个字都在我这拿不到。
“美国队长”也被爷爷断了粮饷,在作家生日那天和爷爷发生争执,还警告了作家。
看似和平的家庭之下,暗流涌动,好像每个人都有杀害作家的理由。
《利刃出鞘》中的侦探,帅气的脸庞却又带着美国南方的乡土口音,滑稽的行为举止,就像是福尔摩斯和大侦探波罗的结合体,他受到一份神秘的邀请,前来调查。
电影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护工玛塔是个不能说谎的人,每说一句谎言,就会立刻呕吐。
她就像是一个坐标,一个人型测谎仪,了解家里人的所有情况,甚至不能用说谎来掩盖其他人的谎言。
侦探的所有推理,都能在她这里得到真实的答案。
大幕拉开,推理开始。
就犹如侦探所说,缺失的甜甜圈中还有一个缺失的甜甜圈,环环相扣的烧脑剧情和反转。
而一切的反转都带着巧合,巧合中又充满了意外。
电影虽然设定在现代,可是影片的风格,人物的服装,故事的模式无不带着一种古典的气韵,它毫无疑问是一部向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致敬的作品。
2
旧瓶如何装新酒
去年英国莎翁剧大导肯尼斯·布拉纳就改编了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同样强大的阵容却反响平平。
是古典推理不好看了?
还是阿婆的经典大家熟悉的没了悬念?
凹叔觉得这些都不是关键,本格推理依旧是逻辑性最强,互动性最强,阅读体验最有趣的王道推理。可那些经典的、让人意外的、看完以后大呼 Oh my god的诡计,有谁能写得过黄金时代的三巨头?
(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 )
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挑战读者的奎因兄弟、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这些人能创造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靠的就是一个个穷出不穷的诡计。
从暴风雪山庄模式到叙事性诡计,机械密室,双重密室,古典主义推理把逻辑和诡计推向极致之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
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所以,才有后面推理大师们的求新求变和开宗立派。
欧美推理的黄金时代之后,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写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写黑帮,政府,司法的同流合污,笔下的侦探都是带着黄金精神的理想主义硬汉,硬汉派由此诞生。
(硬汉派代表雷蒙德·钱德勒)
钱德勒更被称为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成为唯一一个靠写侦探小说进入文学殿堂的大师,让阿贝尔·加缪,尤金·奥尼尔等诺奖作家和村上春树推崇备至。
而在东方,最热衷推理的日本,江户川乱步和横沟正史这对好基友开启了变格派,推理只是结果,恐怖的氛围,猎奇的设定,异常心理的主题,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色情,这些才是本体。
写起玛丽苏和邪魅总裁的故事(《三首塔》),横沟正史比现在的网文不知早到哪里去了。
后人也用江户川柯南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来对两位宗师致敬。
没有神一样的诡计,松本清张却也能掀起一场推理界的革命,案件只是他故事的一个切面,他要说的是案件背后的动机和人性,是犯罪发生的社会成因。
《强蚁》
松本清张 著
磨铁图书出品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亦或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松本清张的社会派其实在回答这类问题。
都说流行是个圈,到了岛田庄司、绫辻行人这代,社会派逐渐疲惫,本格又再次复兴。
新本格派就用天外飞仙一样的设定,极尽华丽之能。不考虑作案手法的现实性,在虚构的设想中,用自洽的逻辑和设定,完成了不可能犯罪的推演游戏。
小时候的童年阴影《少年包青天》其实就借鉴了不少岛田流的诡计。
到了近年,成功的推理小说依旧是挑战经典本格的同时,加入时代感和别样的创新。
2017年横扫日本各项推理奖的《尸人庄谜案》,暴风雪山庄+密室,这两个模式是每个推理作家都想完成的挑战,可《尸人庄谜案》在保证经典的同时,又加入了轻小说元素,甚至某种流行亚文化的设定。
《尸人庄迷案》
今村昌弘 著
磨铁图书出品
至于是什么流行亚文化,《尸人庄谜案》真的是一本不能剧透的书,剧透一点都会减少你阅读的乐趣。
说回《利刃出鞘》,他的不一样又在哪里?
凹叔认为,在保证古典元素的同时,故事的中段,电影带着观众进入了一种“全知的视角”。
案件的原因,过程,甚至凶手全都一览无遗地展示给了观众,带着这种预期,观众同时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事实真的如此吗?
就像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两个人在桌子上聊天,突然桌子下面有炸弹爆炸,你可能会震惊5到10秒。同样的场景,观众知道桌子下面有一个5分钟后会爆炸的炸弹呢?
这就变成了一种情感体验。
同时,影片还输出了导演对于当代社会的思考,带着那么点社会派的意味,侦探提到过《万有引力之虹》,就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用荒诞的故事来揭露“病态”的西方社会。
电影中移民、白左、自由派的设定,对于非法移民和川普的吐槽,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美国社会面临的种种议题。
3
推理的背后是人性
当剧情达到高潮,作家更改的遗嘱被家人知道,亿万财产全部由护工继承。
金钱面前,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
梦想幻灭的友善家人瞬间变脸,关心时事,一副普世模样的二孙子,最为激动。甚至直接对着护工破口大骂,你是不是和我爷爷有一腿!
威逼利诱的,伪善拉拢的,之前高高在上的,看似善良的家庭成员们为了遗产一low到底。
天降横财的故事一直各类作品热衷表现的,不劳而获是理想,恰饭是人类的终极归宿。
平成国民女作家,社会派的代表宫部美雪的《这一夜,谁能安睡》同样讲了这么一个故事,5亿元巨款从天而降,一个普通家庭立马陷入风暴。
媒体的追逐,邻居的嫉妒,陌生人不断打来的电话,甚至父亲的出轨对象也要过来蹭一笔分手费。
这也是推理作品好看的地方,命案背后的财产纠纷,爱情纠葛,让故事中的角色置于一个极端的境地,再一层层的扒开,照射出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
真相背后的人性,永远最震撼人心。
《利刃出鞘》的结局无疑也是阿婆风格的延续,法网恢恢,那些多行不义之人必然被聪明的侦探找到证据;那些心怀善意之人必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那个杯子和作家的画像一样,即是彩蛋又是暗喻,一切的规则和真相,尽在推理作家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