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盘后,央行公告定向降准: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本次定向降准,央行主要有三个目标:其一,新冠疫情正在逐步消除,国内实体经济渐渐开始全面复工,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央行再次降准,希望改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来定向惠及中小微企业。其二,央行这次对股份制银行格外关照,因为股份制中小银行是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主力军,这次额外再给降准1%的照顾,主要还是鼓励股份制银行贷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其三,稳定市场预期,让大家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
实际上,此次定向降准5500亿元,并不会给A股带来多少流动性,只会对市场心理上产生影响。从短期来看,由于目前A股是属于资金推动性市场,上涨的概率偏大一些,但是,要想股市走好还是需要上市公司业绩作为支撑:一方面,我国央行开启降准模式至今已经有很多次了,也没见货币宽松对国内经济有什么特别大的效果,相反通胀率还突破了5.4%。如果一听到降准,就认为经济马上会好转,那问题实在太简单了。欧洲和日本长期货币宽松,也没看到他们的经济有什么爆发性的增长。所以,降准次数多了的利好效果就差了。
另一方面,央行降准向金融市场释放出流动性,但是金融机构未必愿意把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因为贷款的风险太大。就算金融机构愿意给中小微企业贷款,而中小微企业如果投资热情不高,贷款欲望不强,银行也只能让流动性在金融体系里空转。而在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向来是相对应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发行债券、股市IPO、小贷公司,这样银行也不容易发生大量坏账,盘活社会存量资金,也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且,央行定向降准,就要提高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上升的容忍度。
从短期来看,A股受到降准影响,向上反弹或向下探底,都有可能,但股市从中长期来看,并不一定会是向上,更多的可能是向下继续探底:首先,A股从目前区域反复拉锯不下十几次,如果后续国内新冠疫情彻底结束了,国内经济也开始走稳了,全球经济也复苏了,那的确有可能场外大量资金入市,A股还能看得更高一些。而目前仅是市场对经济向好预期增强,就算股市突破了去年3288点高位,还是会跌回来的。
再者,由于要让国内经济能够稳增长,A股市场今年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寻求上市融资,可能本来一周只有二三只新股IPO,而未来新股上市可能是每周会有一二十只新股上市,这肯定会对资本市场抽血是较可怕的。更不排除有像工业富联等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上市融资。未来注册制将会逐步在A股市场推进。此外,定向增发、再融资也会粉墨登场,A股有再多的流动性,也会被快速吸干。
最后,很多专家都认为,目前点位是A股的估值洼地,A股市场真是太便宜了。但是,主导A股市场的蓝筹股并不便宜,而且存在较大的泡沫。去年领涨A股的贵州茅台现在涨至1100元/股,这能算便宜吗?券商股去年已经涨了三四倍了,这能算便宜吗?像5G、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今年都有不俗表现,这类科技股板块也不便宜了。一旦它们未来表现不如市场预期,那A股出现暴跌也不是没有可能。实际上,目前A股总体估值偏高,为将来调整留出了空间。
央行再次启动定向降准,市场各方产生较大分歧,看多者认为,降准稳定市场信心,有利于股市开始走出春牛行情。而看空者认为,新冠疫情就算结束,实体经济也要逐步复苏,这需要有一个过程,盲目看好,透支未来,很可能是涨上去再跌回来。而我们认为,央行降准对A股的边际效应会逐步衰减,未来A股能否向上,就是要看中国经济能否稳定回升,上市公司能否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股息回报。如果仅是靠资金来推动股市上行,那最终吃亏的还是盲目做多的中小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