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和自己讨价还价的事情,比如已经到了写字的时间,但是孩子却还要一直要求再多看一会,除此之外,几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能成为孩子和父母讨价还价的理由。孩子提要求,大人打折扣,最后父母的防线不断后退。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不讨价还价吗?当然有。接下来就让我们快来看看!
向孩子提要求时,不附带许诺
要想孩子做事不讲条件、不讨价还价,父母首先要做一个好榜样,在向孩子提要求时,只讲道理,不附带许诺。比如要求孩子按时做作业,不说“你几点几点之前完成作业,就可以看一会儿电视”,而是说“你得自己看好做作业的时间,这是你自己的事,别等爸爸妈妈催你”等等一系列语句。在父母要求孩子做到本该做到的事,却提出额外的许诺,这就成为了孩子提供讨价还价的理由,同样也是对孩子讨价还价行为的鼓励。
孩子讲条件时,大人不接招
那么,孩子主动跟大人讲条件怎么办?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不接招。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一提条件的时候就立马答应,或者是让孩子降低要求,最好的其实就是去拒绝孩子,比如说:“妈妈,我几点几点之前做完作业,能看会儿电视吗?”父母就要拒绝孩子“不可以,咱们之前已经约好了,只有周末才能看电视。”孩子看到大人不接招,也就只能接受了。其实有时候孩子提出条件的时候,只是想试探一下父母的底线,看看能不能突破而已,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为常规事项制订基本规则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父母可以制定一些规则然后和孩子一同遵守。这样的话,既可以避免一些日常小事的“一事一议”,又可以在家中培育共同协商、共守规则的氛围,还能使家庭和睦相处。
鼓励孩子的自觉、自律行为
要想孩子摆脱“要我做什么,大人得付出代价”的模式,父母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孩子的自觉、自律行为。首先要去鼓励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去干一些事情,在孩子完成了之后就要及时的称赞孩子,这样的话,孩子感觉自己的自律行为受到了父母的表扬,自然而然就会坚持下去。
大人之间不讲条件
还有最重要的一定就是:要想孩子做事不讲条件,父母之间也不能就做事讲条件。如果父母经常说,“我今天擦地了,所以你洗碗”“怎么又是我洗碗,我昨天才洗过,该你了”。那毫无疑问,孩子也会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对付父母。
要想让孩子不和你讲条件,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