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来来去去,只有周杰伦永存,是当今互联网的一大显学。
不过,可能你只知道周杰伦一首新歌上线能让QQ音乐闪退,却不知道周杰伦的魅力辐射东亚,日韩有无数青少年也对周杰伦快乐崇拜。
2006年,东京武道馆,据票务统计,当时有一万人到场,和周杰伦合唱霍元甲,万人跳跃蒸腾的热气几乎可以掀开天花板。
只不过,周杰伦在国内成名是因为音乐。而在日本和韩国,周杰伦最知名的身份则是电影人。
周杰伦的电影在日韩有多火?你根本想象不到。
周杰伦之所以能在日本成为流量收割机,主要归功于电影《头文字D》的影响。
据说,林建岳当初为《头文字D》藤原拓海一角指定的人选是陈冠希,后来因为某位高人占卜的缘故,才换成了周杰伦。
而就是这样一次阴差阳错的调换,改写了周杰伦今后的人生轨迹。
这部在日本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漫画,在宣告电影化之初,便在日本轰动一时。
而大多日本民众对周杰伦版藤原拓海的态度,用微博女孩的说法来形容就是:太可了!
在日本的seesaa博客上,我甚至发现一名迷妹从消息刚放出后,就不断收集电影相关的海报。每个字眼里都洋溢着飞向周杰伦的桃心。
“头文字D”想见周杰伦
《头文字D》作为一个漫改片, 在日本国民的评价相当不错。在日本的映画网上,一个观众如此写道: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但没有任何不协调感。
此外,文中还重点夸赞了周杰伦的演技:
首先,扮演拓海的周杰伦表演的起伏感很好。虽然他通常面无表情,但在抓住方向盘时,他就会换上一副激昂的表情。
漫画中的藤原拓海
正如那台AE86征服了秋名山一样,乘着《头文字D》的周杰伦,也像一颗彗星一样划过日本年轻人们的心头。
收录了《头文字D》主题曲《漂移》的专辑《十一月的肖邦》,跟电影一起红极一时。
日版封面
直到现在,还有人在Yahoo上拍卖电影的原声带。
从《头文字D》开始,周杰伦才正式成为一名影音双栖的国际巨星。划重点,不是单纯的艺人,而是真正的国际巨星。
周杰伦在日本有多火?
我们通过某档日本综艺对他的介绍便可略知一二。
对于周杰伦,节目组赋予他的title是:亚洲人气No.1。
要知道当时木村拓哉还风华正茂,国民级组合岚也正值巅峰,却被大洋彼岸的神秘力量伦抢走了头号title。
当周杰伦莅临机场时,800多名粉丝拥堵在现场,抢着用20万像素的手机,拍下偶像8K HDR级别的美颜。
而在周杰伦的武道馆演唱会现场,一万人到场合唱“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怕是让陆上自卫队都绷紧了神经,以为有动乱要发生。
身为第一个在日本武道馆开演唱会的华语歌手,周杰伦创造的纪录现今国内也没谁能打破。
08年武道馆演唱会海报
在参加NHK电视台《POP-JAM》录影期间,包括宝儿、灵魂出窍、圣堂教父、DAPUMP、原大无限乐团的主唱伴都美子、夏美及后藤真希等偶像歌手也参加了录影,而作为压轴出场的周杰伦一首《千里之外》,就瞬间control全场。
周杰伦在日本的人气并非昙花一现,在《青蜂侠》上映后,周杰伦扮演加藤现身涩谷街头,又创下了万名粉丝追堵的盛况。
说完了日本,再来聊聊周杰伦的电影在韩国的一次逆向传播。
其实一开始,在音乐方面,周杰伦的歌曲并没有在韩国得到很好的传播。
即使到访韩国时有上古天团Super Junior化作迷弟唱他的歌,但在广大韩国听众中还是相对小众的存在。
当然,这也跟周杰伦很少去韩国有关。
真正让“周杰伦”成为了韩国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他导演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 国内影迷,在望着《素媛》《辩护人》等韩国电影以九点几的高分高居排行榜头部时,估计很难想象豆瓣评分平平的《不能说的秘密》,在韩国却是9.27分的怪物级存在。
光是2008年首映还不够,2015年韩国人又让它重新走了一遭院线。
另外,我建议韩国琴行都像供奉关公一样在店里给周杰伦烧香,因为《不能说的秘密》掀起了一股韩国年轻人的钢琴热。
知乎上一名在韩国教汉语的老师也表明,问到最喜欢的华语片时,韩国学生的回答永远是《不能说的秘密》。
比起银行卡的余额,更能让你在韩国年轻人中彰显逼格的,可能是你究竟刷过多少遍《不能说的秘密》。 这位刷过二十遍的韩国文青,想必是走在街上都自带“在我地盘这儿,你就得听我的”气场的存在。
“我已经看了二十遍《不能说的秘密》······它给人的观感是那么动人和舒心。”
到电影的拍摄地打卡留念,PO上社交网络。对于韩国年轻人而言,则或许比去白宫跟川普吃顿炸鸡还牛逼。
“······如果你去台湾,这是一个必游之地!”
和在日本的走红有所不同,韩国人给予周杰伦的还有导演身份的认可。
片中几段斗琴的精彩桥段,在YouTube上随便就是一个千万播放量。
一篇影评夸赞影片通过坚实的情节和双线叙事的逆转,有效地赞美青春的美好时光。同时作者还指出,《不能说的秘密》的盗版资源在韩国广泛流传。
“《不能说的秘密》就像一部精心制作的情节剧,通过坚实的情节和双线叙事的逆转,有效地赞美青春的美好时光。这也是一个关于潜在受众如何通过看盗版资源打出好评的问题。” 同样印证了周杰伦导演功力的,还有对他选角眼光的认可,即桂纶镁在韩国的爆红。
时至今日,桂纶镁还经常作为一线大咖参加韩国的电影活动。
桂纶镁担当济川国际音乐电影节评委
奇怪的是,既然《不能说的秘密》在韩国那么受追捧,为何周杰伦却没在韩国开过演唱会?原来,跟民众的普遍喜爱不同,韩国媒体并不是很待见周杰伦。
像是《江南style》刷屏时,周杰伦曾经提过一嘴自己在《牛仔很忙》里跳过类似的舞。到了韩国媒体那边,就摇身变成了骑马舞是周杰伦先跳的,周杰伦嫉妒鸟叔这种。
周杰伦说的“江南style很有趣,但中国音乐更令人惊叹”,被首尔新闻视作狂妄自大的表现
还有一件事。
周杰伦当年在韩国领奖时,韩方主持人让他用韩语跟观众道谢,周杰伦的回应却是用中文说了段:
从我刚出道一直到现在,我觉得中国风现在很屌,他是我的精神主旨,我们不要崇洋媚外,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就是应该要说中文。
这段发言,又被韩国媒体嗷嗷批斗了好一阵。
不过媒体的立场不一定代表群众。正如当初四大天王在韩国刮起中国偶像狂热一样,接棒华人头号Idol的周杰伦,在韩国依然有着坚实的拥趸。
从他们热情安利周杰伦的表现来看,你或许才会明白什么叫艺术无国界。
某位韩国粉丝的博客:“你可能对中国音乐抱有偏见,但如果你听这张专辑,你就会打破这种偏见。”
可以说,周杰伦就像一把火,烧掉了中日韩之间的藩篱,让来自三个不同国度的众多粉丝结成了一股绳。
有的艺人只是艺人,有的音乐人则堪称象征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名为“周杰伦”的文化符号在东亚范围内,就像一个行走的青春史册,收录着亿万人青春期的八点档韵事。
对于周杰伦新歌刷屏的现象,我司主编表示这证明了当下是娱乐行业的黑铁时代——看似流量高,但是硬货少。
身处那个有陶喆、王力宏、林俊杰、蔡依林等神仙打群架的年代,可以说周杰伦出道即选择了修罗难度。
身为黄金时代的头牌老将,在当今的歌坛横扫千军,比降维打击还要轻松。
前段时间的微博“坤伦大战”,以一个风骚的角度揭开了流量高台下脆弱的根基。
披头士出道之初,被主流媒体和学者视作奶油小生,满是不屑。直到他们的音乐开始撼动世界,曾经那些人才开始重新评估他们的意义。
而身处今天的我们,可能也还没有足够的时光间隙供我们全面认识周杰伦的牛逼。
就像这篇文章想说的,周杰伦在拍电影做出的那些尝试,在你看来平凡无奇,却也曾影响过日韩一代青少年。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人写一部《流行文化中国史》。作者将会把从2000到现在,乃至未来几年的期间,称作“周杰伦纪元”。
这不是尬吹,更不是时光滤镜作祟。
在时代的大海海面,周杰伦的确就是那个显眼的浮标,顺着他下潜,就能看见贯穿当代的大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