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欧美会错误地将商业看成现代文明的母体

2019-08-27   蔡氏意学

值得注意的是,西欧现代化的过程,或者说现代文明的产生过程,其起点是商业,最初是由一小撮不起眼的商人所带来。商人带来了商业繁荣这叫“商业革命”。商人聚集在一起成为城市,叫“城市革命”。

最初的商人都是贩卖者、搬运工,他们自己并不生产商品,而只是把商品从生产地到市场地进行搬运和贩卖。就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整个世界而言,西欧是一个贫瘠和贫穷的地方,那么并不存在值得贩卖和搬运的商品,当时西欧商人做主要贩卖和搬运的商品是来自欧洲之外,其中最主要的货源地则是中国。

为什么西欧的商业首先在意大利兴起,进而所谓的“文以复兴”也在这里出现,原因无他,就是这里的水上交通更方便,更容易直接和间接接受来自中国的商品。也正是在中国商品的影响下,以致在当时的西欧人心目中产生一种观念,一种图景,遥远的中国是一个富裕的天堂,是一个财富之源。

正是在这种观念和图景的支撑下,元朝时期,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不远万里,从陆路来到中国,留下了一部《马可波罗游记》。无论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可以代表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真实看法。


明朝时期,就在郑和下西洋不久,哥伦布同样为追寻中国的财富,将生死置之度外,破天荒地要西行,从海上绕地球一周,到达中国。正是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哥伦布遇到一个“新大陆”,正是在这个大陆的北部,后来成立了一个国家,叫美国。目前这个新国家的新当选的老板总统,正在谋划要与中国打贸易战。

从这个意义上,美国也可称之为中国的孩子,没有中国存在,西欧人也绝不会想到去冒险横穿太平洋,也就不可能发现和移民美洲。

中国为哥伦布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精神动力,还包括实实在在的航海技术,包括航海新理念,以及具体的航海技术,甚至直接包括航海图。在哥伦布出发前,他手里是拿着一张全球航行的航海图的。那么在当时的世界,谁有能力画出这样一张航海图,唯一的可能是来自中国的郑和船队。哥伦布西行跨洋中国之行,恰恰是在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50多年之后。正是基于哥伦布手中的航海图,英国的海军军官,也是航海图的发烧友孟席斯合理考证和推断,哥伦布的海图和航海理念和知识,不仅直接来自郑和船队,而且,郑和可能实际上已经达到美洲。


以独立自由为内核的西方现代文明是与商业繁荣,以及由商业繁荣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同时出现的,这一历史现象给现代欧美人造成很大的误解,错误地认为,现代文明是由商业孕育的,由经济孕育的,于是在现代的西方形成一股强大的商业崇拜和经济崇拜。

独立自由精神与商业同时出现,并不能说明商业是独立自由精神的制造者。那时的欧洲商人,连有形的商品都不会生产,而只会贩卖和搬运,更不要说去生产比有形商品难一万倍的独立自由的精神了,以及建立于其之上的现代文明了。象有形的商品一样,也是和商品一起,独立自主的精神,也是经由商人们贩卖和搬运至西欧。

然而,在当今历史研究中,却只注意到中世纪西欧商人对商品的贩卖和搬运,却忽视了他们对精神和思想的贩卖和搬运。错误地认为,这些新精神新思想是由商人们所创造,因为商业的繁荣,以及经济的繁荣是发生在西欧,于是,就错误地认为,这些伴随这商业的兴起而出现的新精神新思想,以及由这些新精神和新思想所推动的西欧社会学术的变革和社会的变革,都是内生于西欧,是西欧天才们的创造和发明。

尽管商业的繁荣是由西欧的商人所推动,但是,他们经营的商品却并不来自西欧本土,而是主要来自遥远的中国。同样,那些和商品一起被搬运至西欧的新思想新精神,其来源地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中国。

因此,从文艺复兴,到基督教的新教,到西欧的近代哲学,再到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其精神内核与中国自古以来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仁爱精神,并无二致。整部所谓的西欧近代哲学,不过是对中国儒家思想这么课程的学习笔记。当然近现代西欧社会中的儒家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差别就在于,西欧人对儒家思想的学习,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由于主要是基于二手资料,甚至三手四手资料的学习,这些资料主要经由商人之手,而且多次转手,甚至有些资料还经由阿拉伯商人之手,因此,他们的学习成果是很不到位的,很肤浅的。

也正因为这些资料不是一手的,是多次转手,甚至经由阿拉伯商人之手,在加上西欧人的虚伪,故意掩盖和毁灭资料的真实来源,以将思想的版权归之于己,导致,西欧人并不知道这些资料的真实来源地是遥远的中国。而对现代的历史研究来说,有形的物品的追溯和考证相对比较容易,而对无形的精神和思想的追溯和考证就比较难,以致现代人以讹传讹,现代文明为何在西欧出现和兴起仍然是“未解之谜”。

也就是说,以资本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为内核的现代文明并非是西欧社会内生的,更非什么西欧思想天才们的创造和发明,而是经由商人,与商品一起从中国传入的。更准确地说,现代文明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欧中世纪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一方面,它相对西欧的中世界传统,是反传统的,是革命的、崭新的。另一方面,也正是被混入了西欧中世纪因素,现代文明与原汁原味的,正宗的中国传统思想又有本质不同。


因此,现代文明实际上是一种悬空的中间状态,这种状态是极度不稳定的,非常类似与当年印度的佛教。佛教和现代文明一样,也是受中国传统精神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中国思想和当时印度文化的结合体。由于接受来来自中国的新思想,因此佛教对当时的印度而言,是一种反传统的新思想,但对中国而言,由于结合了印度元素,也是一个异类。正是因为佛教是印度和中国思想的混合体,一度它风弥中印两地。但也正因为它是一个不中不印的混合体,处于悬空的不稳定状态,也最终被中印两地抛弃,尤其是印度,从13世纪以后就彻底消失,没有再留下任何痕迹,以致现代的印度人写佛教史时,不得不从印度以外,尤其是中国找资料。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佛教在其产生地印度很早就彻底消失了,反而在中国一直到现在还有余存。答案其实很简单,佛教的最核心思想的产生地并非印度,而是中国。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并非完全的进口,而是出口转内销。现代文明从西欧传入中国也是如此。

作为悬空的、折中的、两不靠现代文明,也一定是高度不稳定的,注定难以长久,而只是一种过渡,一定会象佛教一样被抛弃,被中国和西方所抛弃。也就是说,整个现代文明注定会崩溃,这是我预测美国的政治制度会崩溃的更深层的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