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科技奖颁发给“牛皮癣”中医研究者

2020-04-06     金华佗中医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其中荣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里便有关于中医研究的项目,是由广东省中药局推荐的,卢传坚教授等人研发的《银屑病“病证方效靶”内涵阐释及“病证结合”诊疗体系创建与应用》。


此奖的颁发,给中医学领域科技研究起了很大的鼓舞,给从事中医事业的的研究人员很大的研究动力,中医也可以“科学”地有向前发展。



什么是牛皮癣?

本文我们主要谈谈获奖主题,银屑病。银屑病在中医临床来讲算是一种“难磕”的疾病,在民间被称为:牛皮癣。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银屑病,西方医学定义为,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失调、血管损伤、信号转导通路紊乱及银屑病相关基因表达失衡密切相关。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皮肤性病学》。本病的发病原因病主要由于素体热盛,复因外感六淫邪毒,或过食辛发酒酪,或七情内伤等因素使内外合邪,内不得疏泄,外不能透达,化火生热,热壅血络,怫郁肌肤而成。


主要的辨证论治规律是“辨血为主,从血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基本证型,在此基础上可加用其他多种辨证方法,以反映本病的复杂情况。如外感因素明显可兼用六淫辨证,辨为夹热毒、夹湿热、夹风寒、夹风热等; 脏腑失调明显,可兼用脏腑辨证,辨为兼肝郁、肝火旺盛、脾虚等。


常见治法,研究者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的医案发现高频治法头四项是清热、凉血、解毒、活血;较次的有祛风、养血、化瘀、润燥、滋阴、止痒等;


最后的有散寒、温阳、利湿、祛湿、疏肝、健脾等,而高频使用的15种中药依次为生地黄、甘草、白鲜皮、当归、牡丹皮、土茯苓、赤芍、紫草、丹参、金银花、黄芩、连翘、地肤子、防风、鸡血藤。



诊疗体系的研发对中医药的影响


近年来,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医研究而言,根据知网的查询,数据挖掘等现代研究技术也慢慢用于该病关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


银屑病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病种,只用专业的研究人员对该病的治疗了解更深,诊疗系统的研发,有利于知识的分享,经验的传播,其他非银屑病研究者可以更方便更体系更全面地学习到银屑病的中医治疗,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点,还有利于银屑病科研的发展,使得该疾病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单种疾病的病症诊疗体系的研发会给其他中医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诊疗体系如雨后春笋,不断萌生。中医的研究将是不一样的局面。在现在电子处方全覆盖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开展这种体系的研发,这些研究体系提供一个可量化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方法,以期充分发挥中医学自身方法论优势,提升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和疗效。


体系虽出,但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或许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进行质量控制之处,希望这些都可以得到纠正,以期待能帮助中医更准确、全面、智能地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xVCUXEBfwtFQPkd4D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