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湖南的古村落,大家很多会想到郴州永兴的板梁古村,其实跟永兴县为邻的衡阳耒阳也有很多古村落,与板梁古村一样,耒阳的大部分古村也是一个村一个姓氏,一个姓氏一个祠堂。村里面所有的红白喜事都在祠堂操办。婚嫁迎娶第一步要进的就是家族的祠堂。千百年来,耒阳古村依然保持古色古香的姿态迎接世人膜拜。
珊钿古村
珊钿古村位于耒阳市上架乡下庄村主要由上湾、中湾、下湾和百柱屋三部分组成,历经数百年形成一个较大的传统村落。村内原住民多为陈姓,据谱载宋时陈氏先祖因平蛮有功授宁海军节度使,赐耒阳东乡之平陵琉塘等处数千亩。至今宗脉已传30多代,是耒阳唯一以封地为姓氏的家族。
房屋建筑功能有祠堂、宅第、私塾、庙宇、戏台等,主要代表建筑有“颖川堂”、“颖川世家”、钟楼等,村内还发现遗存有近现代西洋式风格建筑,这些古而沧桑的老宅子,足可显示珊钿古村陈氏家族当年的显赫地位合雄厚财力。
寿州古村
寿州古村位于耒阳市太平乡寿洲村,寿州古村分为老湾、新湾两部分,村内原住民多为贺姓,明洪武元年(1368年)贺氏先祖荣魁迁入寿洲,代代繁衍生息,历代经过不断建设,形成一个较大的传统村落,我党早期卓越的革命家贺恕同志就曾生活在这个淳朴的小乡村;
村内古民居主要为清代风格,老湾的建筑为清代早期特征,而新湾的则具备清代晚期特征,二处古民居群具有时间上的紧密衔接。村内遗留有祠堂、祖堂、私塾、戏台等,保持了典型的湘东南地方民居风格,不失为一处寻幽探古绝佳之处。
小墟古村
小墟古村位于耒阳市小水镇小墟村。系李氏先祖李仁俸先生所开创,小圩村是湘南地区少见的官厅与民房相结合的建筑模式,是一处独具耒阳地方特色的民居群落,为典型的清代民居代表性建筑,初建于1736年,建设之初仅为接官厅,规模较小,1862年随着家族的兴旺将其增建为私塾,再经过清代中晚期、民国时期的继续扩建,至目前整栋建筑保存完整,是我市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石湾古村
石湾古村位于耒阳市公平镇石湾村。这是一个由地名演绎而来的姓氏,村内皆为曾姓,其“武城第”的堂号出自春秋时期山东省一处小地名。据说清朝重臣曾国藩与这个家族源出一脉。翻开尘封的记忆,泛黄破旧的家谱中那些标着红色笔迹的印痕,彰显了历代皇室对先祖的表彰和荣誉。
石湾古村的民居仍然保持着明、清代和民国时期特色,刻在石头上的那些堂训和家规,显示了这个古村曾经的严谨和繁荣。像清光绪年间建的的育婴会,乾隆年间建的金龙山庙宇,古时都有一定规模,特别是金龙山庙在清代嘉靖、同治年间及民国时期都有碑刻记载,曾数次进行修缮,仍能看出旧时旺盛的香火。
万金头村
公平万金头村老屋大多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有一定的规模。古色古香的清明建筑,每一栋楼都承载着千百年来的风霜洗礼,更是见证了历史的千锤百炼。从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更替,它一直坚守着,无语的看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双甜苦辣。
白鹭古村
白鹭村原属于白鹭乡,后并入耒阳公平镇。它靠近国道107,只要有人称为白露,当地村民便会制止。白露是个季节名称,白露为霜,白露一到,意味天将变冷,如果起名为白露,肯定就是因为季节原因。但白鹭是一种鸟,而且古人起名就是白鹭村,就是来源于鸟。据说,古时候,这里是白鹭的栖息之地,成群结队的白鹭,飘飘而来,将整个山峦染成一片白色。选择这里建村的刘姓先人,为了与鸟类平和相处,将村名取名白鹭,村民和白鹭朝夕相处,互不侵犯。从这个名称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古人对鸟类的保护,更看到耒阳西南乡人在地名称谓中的文化特色和深奥内涵。
白鹭现在还有一个名人: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
皂田古村
太平圩乡的皂田村,当初欧阳氏先祖从耒河清水铺爬山涉岭,远赴高山岭上落脚,最后在一个偏远的山旮旯看中一方地,起名皂田。这里,皂即偏远,即角落,和北方的旮旯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