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引发关注。经初步分析导致院内感染的一个因素是,确诊患者(当时未确诊)的陪护经常在走廊休闲区扎堆聊天。4月22日,哈尔滨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靶向实施防输入、守住门、管好人、禁聚集等九条管控办法,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势头。
哈尔滨披露院内感染原因
据黑龙江卫健委通报,4月21日0-24时,黑龙江省内新增确诊病例7例。以确诊病例87岁的陈某(男)为中心,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爆发大规模的聚集性感染病例,累计已感染78人,其中无症状感染者23人,院内感染排查名单共计4106人。牵涉人员众多,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于4月17日发布公告,急寻4月2日至4月9日与87岁确诊病例陈某有过交集的人员。
在当地“失守”的同时,哈尔滨疫情还发生了跨省传播。4月16日,辽宁抚顺出现1例与哈尔滨聚集疫情相关病例。4月20日,内蒙古报告1例由哈尔滨传入呼伦贝尔鄂温克旗的确诊病例。
4月20日,哈医大二院发布停诊公告,进行全面消杀,对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实行封闭式管理,开诊时间另行通知。疫情反弹皆因防控不利,黑龙江省纪委监委4月17日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利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据央视4月22日消息,哈尔滨市卫健委副主任柯云楠表示,院感发生后,国家卫健委、哈尔滨市卫健委以及医院分别进行了调查和自查。初步分析导致院内感染的第一个因素是,确诊患者(当时未确诊)的陪护经常在走廊休闲区扎堆聊天;第二个因素是确诊患者需要进行大型辅助设备检查,因此会离开病区,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第三个因素是医院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因素导致发生院内感染。柯云楠还表示,所有的医护人员、在院患者、向前追溯两周的出院患者全部做了核酸检测,大约检测了2000余人。现已完成了第一轮核酸检测,第二轮核酸检测正在开展。
管控办法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对此,意见强调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要求发热门诊发挥其“哨点”作用,第一时间“拦截”疑似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凡到哈尔滨主城六区医院住院、就诊,应持一周内核酸检测报告,方可接诊。
意见还提出,要积极推行网上预约挂号、网上诊疗,引导患者错峰就医。严格落实预检分诊、转诊制度,设立固定通道。
此外,意见再次重申知情不报的法律责任,明确对出现发热(体温37.3摄氏度及以上)、乏力、干咳等疑似症状,不按要求如实、主动报告,逃避、拒绝、阻挠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核查情况、防疫查疫、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要依法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超级传播者”陈某系因与确诊病例郭某在临时居住地聚餐而被传染。为严防各类聚集,意见要求哈尔滨市要求以户为单位,严禁城乡居民探亲、串门、打牌、聚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家庭聚集型活动。
在管控居民出入方面,哈尔滨市坚持“严进严出”,本市所有村、社区(住宅小区)进出口,均要安排专人或流动人员值班值守,人员进入必须扫龙江健康码、测温和戴口罩。村、社区(住宅小区)禁止非业主及其车辆进入。村、社区防疫卡点要对快递、外卖等集中消毒,再由居民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