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失约的新乡女大学生,春暖花开后我们共同赴你的约会可好··

2020-02-06   楚门看新乡

作者:冯松莉 王德胜

春节放假前,在武汉实习的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四学生郝莺歌买好回家车票的时候,就计划好了一系列春节假期安排: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同学聚会,而且在武汉待了半年多,思乡的感受也很大程度转化成对家乡的美食渴望,家门口的烩面、路对面的红焖羊肉···我来了!可是,这个春节,郝莺歌失约了。

留在武汉责无旁贷

郝莺歌,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去年6月,被派到校企合作单位——武汉华大基因实习。1月22日,她和公司其他外地员工一样,打包行李,准备结束一天工作后乘火车回家过年。

然而,该公司因承接了部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样本的检验工作,面对忽然大量增加的工作,于是当天公司在工作群中动员员工参加战“疫。”彼时,在武汉,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人数在不断增加,离开武汉回家成了外地人的首选,但这条动员信息让郝莺歌犹豫了。

作为一名医学生,郝莺歌觉得留下来责无旁贷,但作为父母的女儿,她觉得还是要和父母打个招呼,征求家长的意见。拨通父亲郝金周的电话后,郝莺歌小心翼翼地说出了想法。电话那端沉默了许久后,才响起了声音:“想留下就留下,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不管发生任何事情,给我打电话,我马上过去接你。”放下电话的最后一刻,她听到了父亲喉中的哽咽。

1月22日下午1时许,在家人的支持下,郝莺歌退掉了当天晚上的回家车票,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最美逆行。“车票退了,行李也可以拆箱了,留在这里做好攻坚战,希望这场战役早点胜利。会每天给你们报平安的。过年失约的,之后给你们补回来!”当天下午,她朋友圈发的这条信息引发点赞无数。


每天都在和冠状病毒样本打交道

郝莺歌武汉华大基因主要负责冠状病毒的核酸提取工作,她明白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因为就目前的资料表明,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来自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非呼吸道样本也具有潜在的感染性,所以在样本的检测过程中,她必须尽量避免暴露环节以及避免产生气溶胶,否则自身就会被感染。

在实验室,郝莺歌全副武装。密不透气的隔离防护装备常常让她感到闷热难耐,时间长了,还会有呼吸不过来的感觉。但在目前的武汉,这种让人闷热难耐的防护服却是十分金贵。为减少损耗率,郝莺歌和她的同事们穿上防护装备后,至少要在实验室呆6个小时才肯出来,甚至更长,中间不能上厕所。为了安心工作,郝莺歌平时尽量不喝水,实在渴得受不了,她才会喝,但都是论口算。

起初,进行冠状病毒的核酸提取,郝莺歌和她的同事们主要是靠手动,一天下来,她所在的实验室要处理1400多个样本。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项工作也逐渐从手动过渡到了自动,处理样本的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也因为忙碌,郝莺歌不像以前那样每天按时在朋友圈报平安。2月1日那天,两天没有接到电话的父亲郝金周着急了,主动拨打女儿电话。直到了解女儿是因为加班太累忘了打电话,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面对困难,只能向前冲

由于放假,员工宿舍的热水器坏了,整整一周,郝莺歌没有办法洗头、洗澡,这让有洁癖的她难以忍受。在29日深夜,郝莺歌在朋友圈这样写:“这些日子里,有几个特别难坚持下去的瞬间,没有热水,一周没有洗头,整个人都不对了。”和这些文字同时发出的是她的几张工作照,其中一张照片虽然脸部经过了美颜,但还是能看到明显的勒痕。

那天晚上,郝莺歌也问自己问为什么要留下来。内心给出的答案竟是刚进大学时许下的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手机,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虽然我没有誓言写的那么伟大,但是我愿意尽我所能。”郝莺歌这样告诉自己。

工作之外,郝莺歌会用手机拍摄一些就餐、住宿等照片,发给父母。她知道,电话那端的父母每天都在等她报平安。每次视频,父亲、母亲和妹妹都是齐齐整整地坐在那里,父母还会红着眼圈儿嘱咐:“孩子,现在全中国都在应对这件事情,不要怕,但一定要做好防护。”

每天,郝莺歌会和三全学院留在这里的另外三个实习生李鋆、桂云飞、孙于洁聊天,他们互相鼓劲,彼此加油。“我们四个是一个学校,一起决定留下来,留下来就得向前冲,不能后退。我和桂云飞是做检验工作的,李鋆、孙于洁负责处理医疗废弃物,他们都很棒。”郝莺歌说。


来自师长的爱,让她更温暖

奋战在抗“疫”一线,郝莺歌也时时刻刻都在被温暖着,感动着。这些温暖和感动除了来自家人,还来自朋友,母校和社会。

1月22日下午,三全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淼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郝莺歌发的信息,当时就被这个年轻的小姑娘震撼了。前一天,他还在和她探讨冠状病毒的危险性,今天她竟选择留下来参加抗“疫”。拨打电话过去核实,小姑娘意志坚定,并告诉他,李鋆、桂云飞、孙于洁三个同学也选择了留下。作为老师的他,除了骄傲学生们的医者无畏精神外,便剩下无尽的担忧。

胡淼说:“他们还只是实习生,还是孩子,如果选择离开,没有人会责备他们,但他们选择了留下,用坚守与奉献,为武汉加油,从这一方面来讲,他们是我们全校师生的学习榜样。”也是从那一天起,郝莺歌等四名同学的手机每天都会出现来自母校老师的嘱咐和关心。

事实上,奋战在一线的郝莺歌每天都在被各种新闻激励着:武汉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各地医疗队迅速集结一批又一批向武汉出发,曾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缨、各军种的军医也火速到达武汉……郝莺歌为自己是逆行者中一员骄傲。


中国力量让她更坚定

从1月23日到2月5日,新乡大学生郝莺歌一直都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从担忧、徘徊到自信、勇毅,这个22岁的医学院校实习生经历了最快速的成长。在她的手机便签上有一段写给自己的话:“如果每一场战斗都需要一批战士,那么很荣幸我是这次抗‘疫’大军中的一员,有祖国母亲做坚强后盾,我坚信这场战‘疫’一定能取得胜利。”

在这场疫情中,她还看到了一个更大的“家”,从政府到社会,从医护人员到新闻工作者,抗击疫情是这些家人们共同的目标,他们一样舍弃“小家”,只为让中国这个“大家”更安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所展示的中国速度、一所所方舟式医院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病人得到了收治和得到有效的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走出医院;她还看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拼尽全力的工作,恪尽职守,斗志昂扬,尤其是看到周围的武汉人,已经从最初的恐惧和焦虑中走出来,纷纷的用各自的力量展开自救···所以郝莺歌不再担忧,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希望把实习成绩写在最需要武汉抗疫一线,她也相信,2020年的春天一定会如期到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郝莺歌,春节失约的新乡女大学生,春暖花开后我们共同赴你的约会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