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剧一出手,国产烂剧都得绕着走

2019-08-07   独狼映画

长期以来,国产剧都被等同于烂剧,很容易遭到观众的鄙视。

但从暑期档来看,这恐怕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国产烂剧是有不少,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但是好剧也在越来越多,崭露头角。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比如《九州·缥缈录》,比如《陈情令》。

都是低调开播的古装剧,口碑都不错,问题是,国产剧只有古装可看?

不见得,至少这部都市题材的新剧,就很值得一看嘛。

一看主演,黄磊和海清,观众也都熟得很,电视剧老人了,想不认识都很难。

之前合作的《小别离》就曾引起了高度热议,一时间关于教育的讨论相当激烈。

这次二度合作,主演的《小欢喜》,作为《小别离》的续集,再次归来。

本剧元素颇多,有都市元素,有家庭元素,也有高考教育元素,彼此融合。

故事核心的落点也是高考,三个家庭,三对父母,三个孩子,三种教育理念。

如此多元化的又不是深度的全景式的叙事,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扪心自问,作为观众,我们看戏,图的是个什么呢?

是真实,准确的说,是真实的共鸣,镜头里的点点滴滴,都源自生活的细腻。

这部良心国剧自然也不例外。

在展示预备高考的情节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真实。

作为核心家庭的父母,黄磊软一点,海清硬一些,一唱一和,教育着自家的儿子。

如今一家一个已经成为常态,偏偏儿子还是个学渣。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个顶个的聪明,身为母亲的海清气不打一处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的要求很简单,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有点出息。

尽管如此,身为老爸的黄磊倒是不急,按着孩子的兴趣来,陪着一起玩。

别看成绩不好,儿子得到的爱却是完整的,这一点,他的同学英子很是羡慕。

生活在离异家庭,跟着母亲住,母亲对自己的控制欲极强。

除了读书学习,母亲宋倩几乎不关心孩子的心灵状态。

她对孩子要求简单粗暴,高考必须700分以上,目标起码也得是清华北大。

这个要求对于女儿来说,即便是尖子生,也是压力很大的。

关键是,她在成为学习机器的同时,她感受不到来自母亲的爱。

类似控制欲的问题,并不是宋倩一家个例,全社会的家庭,多得是。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实例,同样是高中生,因为父母的控制欲太强,直接造成叛逆。

在一天清晨,我这同学没去上课,背着书包,骑着单车,离家出走了。

父母再一次见到了,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情了。

面对灰头土脸的他,鬼知道他这两天跑哪去了,只是回来以后,精气神就不对了。

剧中的父母也在反映类似的问题,如何教育,始终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高考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但孩子也不是学习的机器。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尽可能给予孩子期待的爱,而不是野蛮支配。

特别是在这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谁能够保证老一辈的经验永远试用呢?

很多时候,父母是不需要面试的,也没有考核,教育也是凭借一股子血气。

所以说,本剧也是想通过三个家庭的场景,来进行类似的探讨。

说起来,高考只是人生一个阶段,并非全部,重要的是如何通过高考实现成长。

高考不是目的,孩子的成长才是目的。

实际上,《小欢喜》的高考元素只是一个核心叙事,灵魂还是在于亲子关系。

如何教育就是如何相处,中国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关于和解,依旧任重而道远。

仅从国剧的品质来说,此剧一出,国产烂剧们确实可以绕着走。

我们欣赏这样的国剧,是因为它在展现焦虑,而不是售卖焦虑,不是吗?

只要《小欢喜》这样的戏越来越多,国剧的黄金时代,就指日可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