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追《大明风华》,终于发现了一个惊喜。
又见到俞灏明了,此番历练,他也终于成了众口铄金的演技派了。
说实话,刚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没意识到是他。
大胡须、孔武有力的汉王居然是俞灏明演得。
相信很多观众最初与我的想法类似,真不敢相信,俞灏明也能演得这个角色。
历史上的汉王朱高煦人高马大,就军事才干来说,得到了父亲朱棣的欣赏。
要不然,也不会多次带他御驾亲征。
俞灏明不仅演出了朱高煦的大老粗一面,同时也演出了自作聪明的一点。
特别是刚愎自用这一人性的弱点,观众们在追剧之时,也是看得明明白白的。
此番,相比较《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时候,俞灏明的演技又纯熟了几分。
汉王这个角色啊,憨的很,在和大哥和三弟的互动当中,还颇有几分笑点。
朱家五子之间的角力,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大明风华》的重头戏,人气颇高。
高到什么地步呢?就连朱亚文和汤唯的感情戏,都不如这几个人来的有意思。
甚至可以说,这剧目前为止一半的笑点,就是来自于俞灏明的汉王。
回眸往事,其实当年的俞灏明并非演技派,而是广为人知的奶油小生。
年轻时也是不折不扣的一枚小鲜肉啊,并不比如今的流量小生们差。
想当年,俞灏明也被粉丝们誉为国民弟弟。
最火的那会儿,俞灏明也演了不少戏,男一号也是常有的事儿。
但是那件众所周知的灾难发生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场灾难对其最大的伤害是两个字:毁容。
娱乐圈是看脸吃饭的,当“国民弟弟”没了鲜肉级别的脸蛋,怎么玩?
那是俞灏明一生的低谷,是他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慢慢熬出来的。
人家整容是趋之如骛,俞灏明整容是别逼无奈,是烧伤之后的治疗。
刚开始,哪有戏敢找他啊,当然,除了跑龙套的戏。
于是就这么从跑龙套一点一点的,到如今的男二号和男一号,他又杀回来了。
当然,大部分时候,俞灏明只能演男配角,比如这次的《大明风华》。
但配角归配角,辨识度高啊,观众也能记得住,观众缘这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只要有合适的戏,他肯定愿意接,钱少没问题,但锻炼的机会稍纵即逝啊。
整容般的演技就是这么来的。
脸蛋整容不难,有钱就行,但给演技整容不简单,有天赋不行,还得坚持。
坚持着跑龙套,坚持着给别人搭戏,坚持着风雨无阻,回归演戏的初心。
从“男一号”到“跑龙套”,从巅峰到谷底,俞灏明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放眼娱乐圈,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坚持到逆风翻盘。
很多演员,风光过,潇洒过,一旦跌倒,就再也看不见了,彻底销声匿迹。
所以说,俞灏明还在,并且已经越来越有戏骨的范儿,挺好的。
一句话,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