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2月17日,2019年综合交通出行及旅游服务应用项目系列成果交流会在扬州召开。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扬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多个单位联合成立旅游交通大数据实验室。据悉,该实验室将推动政府与社会数据融合通道的打通,实现跨领域、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据了解,综合交通出行及旅游服务应用项目围绕“有数据、用数据、管数据”理念,强化数据资源的多方汇集共享和深度挖掘利用,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管理,探索创新运营服务模式,目前已在深圳、江西、南京、扬州等8个省市展开示范应用。
目前国内存在交通旅游领域数据孤岛化、出行服务碎片化等问题,此次成立的旅游交通大数据实验室,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数据的开放共享,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教授刘冬梅说,大数据赋能交通出行和旅游服务,关键在于跨部门数据的打通和融合,“不同部门信息化基础不一样,需要从行政管理、信息化等多个层面打通,成立实验室有助于跳出体制的约束,从技术和数据层面进行研究,相当于是整合后的整合。”
刘冬梅表示,旅游交通大数据实验室之所以会选择扬州落地,主要是因为扬州作为旅游名城,基础数据资源丰富,而大数据技术也可以反哺地方,为扬州量身定制旅游方案。“扬州的理想旅游状态应当是‘快进慢游’,游客停留时间越长,对地方经济拉动越大。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优化经典线路,挖掘潜在线路,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扬州掌握客流走向等即时信息,进一步提升扬州旅游城市的运输能力。”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邓社军认为,要想实现“快进慢游”,就需要提升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开发出更多的旅游产品,借助大数据技术扩大数据样本,更加精准地为旅游群体画像。邓社军告诉交汇点记者,目前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交通和旅游部门,比如出租车、公交、旅游包车以及客流量的情况,未来还会加入手机的信息数据、交警方面的实时状况,“通过实验室将这些数据加以对比,对它们叠加耦合的效应加以分析,可以在旅游黄金周时提供实时预警,使分析更加量化,更具有科学性。”
会上,国内智慧交通及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还围绕交通大数据、智慧旅游、智能车联网等国际前沿科技开展学术交流。扬州市副市长丁一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对于促进扬州交通事业发展,提升旅游产业质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扬州将以此为契机,凝聚各方智慧、加快成果应用,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破解城市拥堵难题,切实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让交通更智能、城市更智慧、旅游更舒畅、生活更美好。
通讯员 朱云
交汇点记者 张晨 实习记者 刘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