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尝一尝的扬州早茶

2020-05-03   新华扬州观察

在对扬州人生活常态的诸多描绘中,有一句话流传最广:"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皮包水,说的就是吃早茶,扬州人有滋有味的一天,是从早茶开始的。一杯香茗,几笼点心,边吃喝边聊天。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而扬州的早茶文化,则是得益于明清时的盐业繁荣。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现如今,不用腰缠万贯,也可以下扬州品美食。

在扬州喝早茶,讲究的就是慢慢的“闲情”。扬州早茶文化能够盛行,也是源于当年扬州盐商的闲情雅致。手中一杯清茶,面前二三知己,那份闲情在这个“忙”的时代叫人怀念。所以吃扬州早茶,不要急着赶时间,慢慢来,方能品味其中滋味。

"亦雅亦俗.亦儒亦商"。纵然只是一顿早茶,盐商们当年也有数不清的讲究。听戏,是最好的助兴节目,这种传统在今天的扬州茶社依然能够看到。在扬州熙春茶社,悠扬丝竹声中,扬剧小生粉墨登场,刚柔并济的唱腔,让一顿早茶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幼年时在扬州生活了13年的朱自清,在一篇散文中,对扬州早茶有过这样鲜活的描述:"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今天的扬州师傅,能将指尖厚薄的干子,片出28片,干片薄如蚕翼,灯下几近透明。开水需淋三道,正好能将干丝烫熟又不显老。盛装的茶盘,一并用开水烫过一遍。一碟烫干丝,从里到外,从舌尖到指尖,都是热腾腾的,一口吃下,便是早晨的第一缕温暖。

一方水土,有一方美景;一方水土,也有一方美食。这早茶之中,有甜有咸,回味悠长,细细品味,便能品出扬州城的滋味。

非遗小贴士

淮扬菜制作技艺

唐代,扬州“百种饮食,异常饱满”。明代,“扬州饮食华奢,市肆百品,夸视江表”。清代,扬州菜进入鼎盛时期。

淮扬菜常用烹调方法有:烧、炒、熘、炸、蒸、卤、酱、炖、焖、汆、煎、煮、熏、烩、烤、爆、焐等。

淮扬菜高雅、精致、融和、时尚、养生,形成了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火候,擅长炖焖,清淡味醇,咸甜适中,造型优美,色泽雅丽的技术风格,“滑嫩爽脆不失其味,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扬州面点制作精细,皮薄馅美,汤鲜味醇,品种多样,四季有别,造型美观,特色鲜明。

2008年1月,淮扬菜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 非遗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