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媒体报道制造业搬离深圳的消息不绝于耳,搬迁主体甚至从低端的落后产能逐渐蔓延至先进制造业,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这一现象引发了许多人对深圳产业“空心化”、产业链“断链”的隐忧。深圳工业当下状况如何?如何推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这无疑考验政府与市场博弈的智慧,更考验政府对深圳经济规划的远见和决心。
深圳市工信部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深圳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结构效益持续优化提升
2017年、2018年,深圳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2018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工业增加值过9000亿元的城市(9254亿元),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达44.7%。
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6%;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8.5%,分别高于全国(-2.1%)和全省(3%)20.6个和15.5个百分点。
在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深圳也是全国万元GDP水耗、能耗最低的大城市,2018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2%、6.66%。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约4.2%,相当于韩国、以色列等创新先进地区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申请量1.1万件,约占全国申请量3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7万家;累计建成各类创新载体2257家,其中企业技术中心308家,工程中心295家。
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16个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和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4个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未来通信高端器件有望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深圳在5G技术、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新能源汽车、柔性显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已走向世界创新前沿,特别是深圳5G技术实践和应用落地在全球大城市中居于前列,超过一半的中国5G技术研发及创新应用“第一”出自深圳。服装、钟表等5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区。
产业配套逐步完善
制造业向集群化发展
通过产业链“强链、补链”,现已在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消费类电子、光电、仪器仪表等领域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条,全市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核心,机械装备、优势传统产业、电力和石油开采业为辅的五大行业板块,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90%。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60%,是我市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营收规模约为全国的六分之一。
规划建设龙岗阿波罗、南山留仙洞等15个新兴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培育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获批在全国率先开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试点(全国共3个),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材料集群进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全国共25个)。
企业梯队良性发展 竞争力持续提升
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9000家,居于全国前列,4家工业集团产值破千亿,40家工业法人企业产值破百亿,2018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深圳企业22家。
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华星光电、大疆等已发展成为国内甚至全球相关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华为、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比亚迪、创维、研祥等中国500强企业,以及大疆、优必选、云天励飞等众多创新型企业为代表的雁阵型企业梯队。
深圳的通信基站、交换机、彩电、机顶盒、手机、无人机等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如彩电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手机产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65%以上的市场份额。
深南电路的功放类金属基印制电路板、海能达的对讲机等10个产品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产业空间有力保障
发展环境向一流迈进
出台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划定27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控制线,严控“工改居”、“工改商”和“工改M0”。
深圳本月将举办全球招商大会,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以及相应配套政策,面向全球优秀企业进行推介。
推出“四个千亿”政策,其中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共为企业减负约1291.7亿元,其中,减免税费894.1亿元,降低用电成本40亿元。
着力推动产业全面合作开放
全力推动大湾区制造业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大湾区完整产业链配套,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电气、机械设备等优势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以深圳、东莞为核心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加强与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对接,共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
充分发挥高交会、电子信息博览会、国际智能装备产业博览会、国际工业设计大展等系列展会活动的平台作用,有力促进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共享。
深圳工业占GDP比重接近40%,对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抓好工业尤其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深圳将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
孟晚舟的这一年
数字政府建设 深圳如何迈向“世界一流”?
冷空气终于到位了!深圳本周可能迎来今年入秋最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