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
是我爱的城——宕昌!
确认过眼神
是我爱的城!
这是我的相亲表格
发在网上
没想到5.1你要来看我
大家好
我叫宕昌
大家都说我是个大美女
这是我的最新简历
请多多关照
我叫宕昌
这是我的基本信息
姓名:宕昌
人口:31.94万
语言:宕昌方言
民族:汉族
车牌:甘K
电话区号:0939
”
我叫宕昌
这是我的素颜照
我叫宕昌
这是我的夜景照
我叫宕昌
这是我的家庭状况
父母:陇南市
兄弟:武都区、文县、康县、成县、徽县、两当、礼县、西和。
住房面积:3331平方千米
家庭住址:陇上江南
我叫宕昌
这是我的简历
过去----未来
近现代与红色文化
中共党史看甘肃,甘肃党史看陇东,陇东的党史要从陇南写起。
陇南地处陕甘川交界,地理位置重要,思想交流与传播较快,因而是近现代先进思想在甘肃传播的要冲。
先是1911年,白朗在家乡河南宝丰起义,然后由陕甘大道入甘。自1914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白朗起义军攻占陇南十三个州县,由甘入川失败后,就由甘入陕。动摇了北洋政府在陇南的统治。1920年月17日,绥远靖国军叶荃、卢占魁援陕,率军由凤县来两当,再去徽县。(原载于《论白朗起义在陇南》)
1932年4月2日,由李特生、李秉荣、习仲勋等领导的两当起义,揭开了甘肃红色革命的新篇章。
1935年8月2日,由程子华、徐海东(大将)、吴焕先率领的红25军3000多人,由凤县双石铺进人两当县杨家店,行至灵官殿军分3路,由祖师山、北崖沟、王家坪围攻两当县城。大战陇南,完成了首次长征。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占领重镇哈达铺。20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到达哈达铺,经过几天的休整后于26日全部离开哈达铺,发动了岷西洮固战役。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会议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和全民抗战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哈达铺是长征名符其实的加油站和转折点。
1936年9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由肖克、陈伯钧、王震率领六军团,先头部队到两当县。朱德、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到达哈达铺,发动了徽成康两战役,贺龙、王震大战陇南,完成了红军长征。
由此可见,陇南在近代是甘肃运动的前哨,是红军长征的中转站和加油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红军不继续北今,而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成立,那么,陇南则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以及抗日大后方,“硕果仅存”的就是陇南而不是陇东了。
- 近现代与红色文化 -
我叫宕昌
这是我的成长经历
宕昌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夏:宕昌为雍州之地,古西杰戎世居地。
商、西周:宕昌为羌人居地。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宕昌羌随周武王灭商。
战国:秦在今宕昌、舟曲一带建羌道,属陇西郡。
秦、西汉:羌道仍属陇西郡。
东汉:光武帝初年羌道改属武都郡。
三国: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羌道属益州武都郡。
魏晋元四年(公元263年),魏灭蜀,原属蜀国辖地分梁,益二州,武都郡入梁州。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羌道县废,地属武都郡。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梁勤建宕昌国,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有人口十万余众。
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583年),宕昌国归附北魏。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灭宕昌国。以其地为宕州,设宕州总管府,辖宕昌、甘松二郡,宕昌郡领阳宕、和戎二县,甘松郡领怀道县。
隋: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宕昌、甘松二郡,以州统县。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废宕州总管府。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阳宕为良恭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宕州为宕昌郡。
唐: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宕昌郡为宕州,并署基城县(今理川),属岷州。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秦州总管府,辖秦、渭、岷、洮、迭、文、武、成、康、兰、宕、扶十二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宕州属岷州总管府。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成州潭水县改隶宕州,后省入良恭县。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和戎县省入怀道县。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21年),改基成县为祐川县(今理川)。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置陇石节度使,宕州属之。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宕州为怀道郡,领怀道,良恭二县。肃宗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怀道郡复改宕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宕州陷入吐蕃。
北宋:太宗建隆二年(公元962年),合良恭,大潭2县为大潭县,隶秦州。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王韶收复岷、宕二州。南宋:理宗瑞平三年(公元1236年),岷州、宕州、叠州、阶州、文州十八番族降蒙古汗国。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设西固城军民千户所。惠宗至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改置西固番汉军民千户所,属阶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将傅友德兵至,西固千户韩文举众归附。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设西固军民千户所,属巩昌府。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建岷州卫于祐川,设岷州为指挥使司,属巩昌府。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改为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翌年,西固千户所归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直辖。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撤西固军民守御千户所,归并阶州,设州同分辖。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西固番人慕化,编民为里,设抚夷同知,隶巩昌府。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裁西固抚夷同知,仍设州同,隶阶州。
中华民国: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阶州西固分州改为西固县,隶属陇南道(旋改渭川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7月,废道,西固县划归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岷县)。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西固县划入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武都),直至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2月9日,西固县全境解放,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武都专区。
1954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西固县治迁宕昌,11月13日,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1958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武都专员公署,宕昌县划归天水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20日,宕昌县和岷县合并,划归定西专区。
1961年12月15日,恢复宕昌县建制,划归武都专区。
1985年5月14日,武都地区更名陇南地区。
2004年,撤地建市,宕昌县归陇南市所辖。
2014年,城关镇、哈达铺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同年,甘肃省县名“宕昌”审音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将“宕”字的“tàn”音在常用字典词典等汉字工具书中注音予以认可,读“tàn”时注释为“宕昌(tàn chāng),甘肃省县名”。
我就是宕昌
大家都说我很美
如果你们都爱我
我也确认过眼神
送给你我的城
宕昌人都在看
确认过眼神——我遇到对的城(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