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无知是缺乏知识,不明事理。比如有很多人不懂数学、经济、哲学、乐理、历史等。在社会学领域,无知者常常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却不知道表象背后内存的东西,也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在人与人交往上,无知者表现在不懂得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无知并不可怕,婴儿刚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通过后天的教育,不断地学习,具备相关知识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有所知的人。
而愚昧不仅表现为无知,更主要是不明事理,所以愚昧比无知更可怕。愚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愚昧的人所掌握的往往是错误的信息,学了一堆虚妄的东西,和客观现实、真理相去甚远,比如伪科学、迷信等。
现实生活中,愚昧的人坚信自己的东西是对的,是真理。愚昧的人固执己见,拒绝别人的看法、意见,有的时候还要给人布道。如果别人不听,他还会十分气恼,用自己手里的某种力量强行灌输,如果不听,就会给出一些麻烦来。
愚昧的人是如何变的愚昧了呢?大体离不开另一种力量的浇灌,这种力量非常强悍,貌似有道理的样子,并且让人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信息的疏通渠道被死死封堵。假如别有用心的人,表面上是在为着愚昧者谋利益,愚昧者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欣欣然接受了。人的头脑一旦被某种意识填满,就对它笃信不疑。他的辨识能力二元对立,没有灰色地带,连质疑也懒得有。相反的声音都是捣乱的。这样的愚昧者越多,真理的传递就越艰难。
如何能够辨析人的愚昧呢?不要看年龄和学历,当然和地位、衣着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需要两个条件: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一个人缺乏这两个条件不可能识别别人的愚昧。愚昧和愚昧者为伍。
改变无知者,比较容易,给他相关的知识就可以改变他;而改变愚昧者就难上加难了。常言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面对愚昧者,你最好远离他们。执意要讨论,可能会两败俱伤,假如对方有势力,你可能以卵击石,想想身边沉默的大多数,你还是免开尊口,寻找同道者去吧。
如果碰巧,你的某个家人是这样的人,不能远离怎么办呢?尽可能不争论,少交流,或者干脆不交流,加为即使勉强交流,也不在一个频道,你以为对的,他以为非,甚至以地位尊卑来挟制,大打亲情牌,这时,你就被动多了。如果非得交流不可的话,你大可只让耳朵工作,大脑休息。记住,家是个讲情感的地方,不是争是论非的地方。
事实证明,无知的人更容易被愚昧。谁先接近了无知者,谁就占了先机,所以幼儿园里有意识形态渗透也就不足为怪了。愚昧的人是愚蠢的,不明事理的。或许有的人不赞同这种说法。现实生活中,有些愚昧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有知的样子,但那种知是谬误的、偏狭的、单向度的、自以为是的。如果你和他们不一样,能辨识出来,假如是同道者,则不可能看明白。
狡猾的是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他们装的原因是为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多是利益诉求罢了。比如有些反美者,一方面高唱爱国主义,一方面加紧移民,还美其名曰,一是工作,一是生活。他们两头享有好处。这些人来头不小,光环扎眼,但这不能遮掩他们伪善,狡诈的本质。悲哀的是他们大行其道,而且还行得通。
无知的人不一定坏,而愚昧的人往往让人痛恨,蠢而坏说的往往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