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人向你借钱时,尽量不要借,避免有借无还

2019-10-17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莎士比亚所说:“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也不要轻易向别人借钱;借钱给别人会让你人财两失,向别人借钱会让你挥霍无度。”《羊皮卷》中更是说:“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

如果你不想和一个人交朋友,那就向他借钱;如果你不再把一个朋友当作兄弟,那就叫他还钱。在金钱面前,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借钱、还钱,一直都是个伤害感情、令人头疼的事情。因此,作家三毛说:“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你借了,就不要求还钱。”

但是,谁的钱不是血汗钱?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因此借钱时,需要格外谨慎!即使你脸皮再薄,这两种人向你借钱,也尽量不要把钱借给他们,避免有借无还!

1、长时间未联系,突然找你借钱的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命就像一辆前进的列车,有人上,也有人下,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有些人,与我们缘分尽了,自然远去,也不必勉强。因此,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减法。

有些同学或同事,长时间不曾联系,突然有天联系上,你或许有点小惊喜;对方嘘寒问暖后,便开始提借钱的事情,这种人要提防,不可轻易借钱给他们。因为人是会变的,你也不要拿一成不变眼光来看待昔日的感情。

听朋友A说,最近接到一个很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B的电话,刚聊了几句,B便提借钱的事情。朋友A问“借多少钱”,B说“你有多少钱”,朋友A很是纳闷“难道是我有多少钱,你就想借多少啊?”B说“要借三万,等着急用”。朋友A便问“要这么多钱干嘛?”,但B死活也不说具体用途,反正就是有事。于是,朋友A说“钱是老婆在管,自己手里只有几百元”。顿时,两个人的谈话变得很尴尬,也就此结束了。

显然,朋友A的做法很正确,也有效避免了损失。他的大学同学B目的性很强,为了借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人根本就不谈感情,只是把别人当成利用的工具罢了。如果谁傻一点,脸皮薄一点,很可能上了他的当。

试想一下:多年不联系,谁知道他变成什么人了,他要是借钱后玩消失,我们又该去哪里找他要钱呢?而且,即便是要钱,成本也太高,风险太大了。所以说,对于那些长时间未联系,突然找你借钱的人,还是不借钱为上策!正如古人所讲:“借亲不借疏,借近不借远”!

2、有联系,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朋友;

老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时间长的,我们对身边人的品性、工作、经济情况都有一定了解。古人也说:“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雨就遮点吧!”但是帮人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该帮的帮,不该帮的坚决不能帮。

比如说,一直有联系,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朋友,他们向你借钱时,就要小心谨慎。这种人羡慕他人过得好,又不愿意吃苦耐劳,但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取,还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且,当你帮助了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最后他们反而把你当成仇人,这就是古语所说的“斗米恩,担米仇”。

这种人喜欢用金钱来衡量友情,交友的理念也很荒唐: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借钱,如果谁不借钱给他们,便不再是他们的真正朋友。

试想一下:一个人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老是想着赚大钱,还把“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当成口头禅,但眼高手低,又不肯脚踏实地工作,总想着赚快钱发大财,这种人你觉得靠谱吗?你敢把血汗钱借给这种人吗?

老祖宗教育我们说:“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帮人可以,但不能帮那些心穷志短的人,更不能帮那些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喜欢投机取巧之人。所以说,对于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朋友,尽量不要把钱借给这两种人,避免有借无还!

最后,分享给大家几个拒绝对方借钱的小技巧,既得体又不得罪人:1、突出自己的困难,同时积极想办法帮助对方;2、即使想借给对方,但是钱动不了;3、能借钱给对方,但是借的期限很短。朋友们,您会借钱给他人吗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KT02G0BMH2_cNUg0H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