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在持续,切勿大意,这7条,每条都让你觉得形势越来越严峻

2020-02-05     寻医问药

这几天家里的囤货基本耗光了,这才步行去集上买点东西!结果不出来则已,一出来竟然发现不怕死的真多!结账的时候竟然排起了长队,不由得让我对朋友圈中的疫情防控有些反思!

毕竟,这几天还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消息,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几天关于疫情的一些新闻,而这些,也正是我买菜回来后所担忧的。

一、确诊人数超2万

截止到今天下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万,达到20471例。而疑似病例也没有减少的趋势,疑似病人达到23214例。且不论疑似病例中有多大概率可以确诊,但单就确诊病例,已经超过吃瓜群众一开始的预计,远超非典。

二、假期结束上班潮

昨天是春节假期延长后结束复工的首日,虽然已经明显的比不上往年的春运潮,但对于一个人口基数14亿的大国来说,这也绝非一个小数目。而人口流动有可能带来的新一轮病毒传播,需要我们警惕。

三、粪便中核酸检测阳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现,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粪便当中,其核酸检测阳性。虽然核酸检测阳性不能确认就一定有活着的病毒,但粪便中有病毒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这就使得病毒传播的另一种途径——粪口传播被大家所广泛关注。

四、门把手上发现病毒

也就在昨天,广州首次在门把手上发现病毒踪迹,此次检测的门把手是在确诊的患者家中发现的。虽然不是大家生活的外部环境,但至少说明,之前我们低估了这种病毒的生存能力。

五、至少7省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明确的,至少有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至少7个省出现了无症状的感染者。而且还有明确的是,无症状的感染者也会传染,这一方面说明了病毒传播力强,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六、核酸检测试剂仍不乐观

昨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笑春教授呼吁“尽快用CT代替核酸检测”,文章就指出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参差不齐,核酸检测的稳定性尚存疑,而且关键的是,即便这样的检测试剂盒,仍然不能满足临床一线的检测需求。而这将严重制约已经感染者的隔离响应时间,增加传播概率。

七、公众心理应对疲劳

从一开始的紧张应激,到现在各地封城,大家对于疫情的恐慌心理逐渐在淡化。一开始超过几百例都觉得好快,现在每天增加数千例也已经习以为常。而这种“适应”并不是一件好事。会让我们疏于防控,导致疫情播散。这两天街上人流车流回升,或许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这几条中的每一条,都有可能导致疫情的播散。我们再给大家打气的同时,也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只有不骄不馁,知己知彼,不盲目乐观,才是打赢这场战疫的正确态度。我想半个月前,新闻上疫情“可防可控”的声音大家还应该没有忘记。

打起精神,科学防控,才有可能把疫情损害降至到最低。而盲目乐观自信,最后脸疼的,还是自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6fIFHAB3uTiws8K00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