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要命够长就有可能飞出银河系,但至少要在1亿年以后

2020-07-01     史海观复

原标题:人类只要命够长就有可能飞出银河系,但至少要在1亿年以后

常有人好高骛远的提出,人类有没有能力飞出银河系?虽然这个问题现在谈起来还为时过早,太过早了,但也不妨展望一下,科幻一下。

时空通讯个人观点:能,只要人类的命够长,能够延续1亿年或者10亿年,那时人类的文明程度或许达到了三型星系级文明,可以在星系之间穿梭。

人类现在的文明还只有0.73级,也就是距离一型母星级文明也还差得很远,连地球都搞不定。人类现在的飞行器飞得最远的才有219亿多公里,就是旅行者1号,还是个无人的。有人的飞船只到达过月球,才38万公里,有12个人的脚印留在了上面。

按照现在飞得最远的旅行者1号飞行速度,每秒17公里,飞出太阳系1光年引力半径需要17000多年,飞到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距离4.22光年的比邻星,需要飞行74000多年。

而科学界最新认定银河系直径有20万光年,我们太阳在距离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一个支臂猎户臂上,如果背着中心向外飞,距离银河系边缘约7.4万光年,按照旅行者1号的速度,要飞12亿年才能够到达银河系边缘,你说现在的人类有这种可能吗?现在敢想吗?

要飞出太阳系进行某些有目的的活动,现在的宇航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必须是速度的突破。

至少要达到光速的五分之一,人类才有可能在周边几个最近的恒星考察。光速的五分之一就是每秒6万公里。

除了速度的突破,飞船装载能力和空间生存保障能力还需有所突破,人类要能够适应长时间宇宙航行生存条件,才有可能进行星际活动。

前些年霍金在世时,曾经发起过一个叫“突破摄星”的计划。

计划的内容是联合世界上有钱人和顶级科学家,制造一个巨大的光帆,上面搭载一个仅有1厘米大小重1克的微型探测器,用强大的激光能量催动光帆达到五分之一的光速,以每秒6万公里的速度飞向半人马座a星的比邻星,用二十几年时间到达那里,近距离拍摄几张照片传送回来。

这个计划非常高大上,但存在巨大的困难和科学尖端问题难以解决,如怎样在指甲盖那么大的探测器上装载导航、信号传输、拍摄等若干精密仪器,怎样精准操控这艘微型探测器能够到达4.22光年的目标,怎样在每秒6万公里的速度掠过比邻星时能够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又怎样把这些照片用极其微弱的信号经过4年多的传输,精准的送达翘首以盼的人类眼中。

即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真的成功了,也还只是一个微型无人探测器的传送,要能够搭载人类飞出太阳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项计划曾经风靡一时,随着霍金的离世,现在似乎渐渐不闻音信了,不知进展如何,是否已经流产尚不得而知。

退一步说,即便能够到达周边恒星系统,也不能代表能够穿越银河系。即使是制造出了接近光速的飞船,穿越银河系也要几十万年。

这就涉及到了人类存在形式和寿命问题,也涉及到了人类穿越银河系的意义问题。

如果有一艘飞船带者人类的希望向银河系外飞去,那么他们去干什么呢?他们在接近光速的飞船里,或许由于时间膨胀效应,不会老去,还能够回来,但地球已经过去千百万年,早已经是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这些人还有回来的必要吗,他们来去有什么意义?

时空通讯在过去发的多篇文章中谈到过,高度文明体一定要实现存在形式升级换代,才能够走向深空,才能够适应长久的星际探险活动。

这个长久不是几十年,也不是几百年,而是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年。这样人类只有练就不老之躯,才能够真正地在宇宙中如鱼得水,恣意遨游。

这种不老之躯就是以意识或能量形态存在。这种想法绝非空穴来风,是有可能的,甚至是一个必由之路。我相信一个先进的文明体应该是这样存在着的。

现在一些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就在研究意识转移、人机结合问题,尽管这仅仅才是很低级很初级的开始,但我相信在久远的未来,人类能够完成这种蜕变。

有人认为,如果人类成了那种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是人类吗?

这是我们现在人类处于现在样子的思维,我们无法想象人类到了那种高级存在的意识形态,就像猿人无法理解今天的人类一样。

但人类只需纯能量就能存在时,那种存在的意义和乐趣又岂是我等这种还在黑暗森林猜疑链中挣扎的低级动物所能理解的?

请大家记住并理解一句话,人类文明的提升,绝不仅仅是外在世界的变化和提升,还包括人类自身的变化和提升,只有这种同步发展,人类才有可能存在久远。

所以,时空通讯认为人类只要不毁灭,是有可能飞出银河系的,但绝不是现在,也不是我们可预见的将来。

科学界认为,人类再过200年,可能升级为一型文明,再过5000年可能升级为二型文明。但三型文明无人预测,遥遥无期,是至少需要亿年以上时间考量的。

这虽然只是一种猜想,但猜想和幻想是人类前行的动力,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个猜想的实现,但我宁愿相信这个猜想是能够实现的。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wqIBnMBnkjnB-0z9R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