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暗码?它是按特定规律编成,用以对通讯两边的信息进行明密改换的符号。换而言之,暗码是荫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就是把用公开的、规范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改换手法,将其变为除通讯两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共同的信息编码就是暗码。
闻名的暗码学者Ron Rivest解释道:“暗码学是关于如安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中通讯”的技能。故而,暗码就是一项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安全保密通讯通讯相关联的产品。换句话说,暗码是在军事范畴、保密范畴、安全范畴常见的传输加密东西。
因此,不只现代保密通讯离不开暗码,中国古代军事运用也是最早在世界上使用暗码技能的。 翻开我国暗码发展史,最早的军事暗码是“阴符”。使用时两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上面没有文字,即使敌人缉获,也无法破译。
与阴符合作使用的还有“阴书”,就是将一份完好的情报,写在三下,别离送出。在此基础上,古人后来又发明晰代号、暗号、字验等特务手法。
其间的字验,已与现代暗码原理非常挨近,不同的是,它以汉字替代阿拉伯数字。据《武经总要·前集》记载,宋朝时官便利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别离用40个字来替代,然后编出一首40个字的诗,作为“暗码本”。
到十六世纪中叶,闻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发明晰真实的暗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暗码的规划原理彻底一样,但与现代暗码理念不同,也极难破译,它是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办法来进行编码。
具体做法是: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篇”:“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芒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戚继光曾经一首诗篇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顺次编号为1-15;后一首诗篇的36字为韵母,按次序编号为1-36;然后再将其时字音的八种腔调,也按次序编号为1-8,就形成了完好的“反切码”系统。
在使用时,依据东汉时期发明的反切注音法,如果暗码的编码是“5-25-2”,5是声母“低”字,25是韵母“西”字,2是腔调的二声。据此,“5-25-2”就可以读为“敌”字。戚继光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练习情报人员的专门教材。
戚继光的暗码编写技能,无疑在其时是很有用很科学的,首要体现在:一是作为声母韵母的诗词自身就是保密的,没有获悉其内容根本无法破译;二是反切办法也是保密的,不懂得反切法的技能对敌方来说也是无法获悉所传输内容的。可见,在客观底本、客观算法的两层保密下,已经是较为先进的暗码技能了。
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在许多方面都是很先进的,正是这些先辈们发明出了中华古代文明的一个又一个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