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传》是一本评书,经历了文人的整理,因此里面的人物比较一般评书那种单薄的形象有了一种质的改变。 最复杂的一个人物当属单雄信。他和罗成的之间那种“仇恨”到最后的激化,从传统意义上讲是没有任何理由和道理的。罗成没有杀害他的任何亲人,即使背叛,背叛的也是王世充,而王的王国,被几乎所有人认为是没有前途的。
真仁义,真心为兄弟付出,是否图回报,靠山王瓦岗阵前大摆长蛇阵,罗成欺瞒父王,救众兄弟于水火,破阵之后马不停蹄赶往北平府,他有没有图众兄弟什么好处,罗成对兄弟的感情是无私的!而单雄信为结交兄弟朋友的时候是不是抱着无私的心态?如结交秦琼,身为绿林总瓢把子,在黑道上的生意屡被秦琼破坏,不得已派王伯当探听虚实,能为己用,拉之入伙,不能为己所用,令王杀之!以自身利益而去交朋友,本来动机就不纯,何来真感情,也只有宁愿天下人才负他,他也不愿负天下人的秦二哥才会把他的些许恩惠当作恩人来看待!
给秦母拜寿那段,陈咬金见两人都是英雄,便挑起罗单之争,在这里我就要说话了,书中交代,秦琼充军北平府罗成才年方十四,秦琼在北平呆了三年,罗成也就十七,你单雄信一个大佬爷们跟一个孩子过不去,这不怕被人笑话吗?不就是仗着自己曾经有恩于他的表哥,才这样目中无人吗?更何况是给兄弟的母亲拜寿!所以雄信心中无兄弟,他心里觉得所有兄弟都是欠他的!再说说洛阳三贤馆,那时秦琼,咬金,罗成三人洛阳游玩,被单雄信看见,这时他心里怎么想,是不是想他们帮他同守洛阳?见三人心存犹豫,便天天好酒好菜的款待,这就是你的交友之道?难道你不知道酒肉朋友?你这样对朋友,可朋友心里却心生厌恶,如果你说男儿志在四方,不强留,放他们走,说不定待洛阳救急之时他们会伸出援之手,救兄弟于水火!
秦琼咬金离洛阳奔秦王,罗成患病不能同行,当你单通见秦琼二人投奔了秦王,你怎么对付的罗成,提起金鼎枣阳槊直奔三贤馆而来!心存杀念,就在这时,你心里可否还有兄弟结拜之情?生于乱世,良禽择木而栖,作为兄弟只有让兄弟飞的更高更远,哪有把兄弟绑在自己身边,不为自己所用就杀之?
再说罗成,一个北平王世子,心高气傲,被程咬金拦路打劫,把程咬金教训一番理所当然,但当知程咬金是无贺礼而拦路打劫,罗成二话不说把带来的贺礼分一半与咬金!从此咬金与罗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这种打不散骂不开的!不是要兄弟对你心存感激的!论大义,罗成奔秦王,慧眼识明君,只想早日结束战乱,百姓少受战乱之苦,可以先把私仇放在一边,罗成心中明白何为大义!而你单雄信,奔洛阳,为驸马,何尝不是找李家报私仇,在天下大义与私仇面前你分不清轻重!何来大义可言,你的心胸狭隘就注定了你的失败,何来兄弟负你一说?世间单雄信者甚多,为罗成者有几人?
罗成背叛洛阳后,单雄信的表现是整日喝酒,他只有一句话,“等罗成出现再叫我。”这种表现,相信就算他老婆给他戴绿帽子都不过如此。他简直就象要和罗成上演一幕但求同年同月死的大戏似的。要是罗成知道单雄信已经把两者情谊的破裂视作生命的绝途,他多半不会大模大样的出现在唐营。
可惜罗成的心思还是和当年贾家楼一样,逗逗这个小气的单五哥,再利用他攻破洛阳。一个决心用生命来独踹唐营,一个冷静得布置圈套。分明是两个毫无交集的男人,由于机缘巧合却被硬拉到“义”字的审判席上对撞。 玉花公主的眼泪和孩子的哭声都拖不住单雄信觅死的决心,单雄信想死在罗成的枪下,让对方痛苦后悔一辈子。但他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得到,罗成居然用陷阱把他活捉了。活捉,更是一个将领最大的耻辱。单雄信一生都在期望获得罗成的认可,却连最后的败北都是耻辱的被活捉。 《兴唐传》里的单雄信最后是自杀的。他的“孝”报不了,他的“义”被罗成的负心彻底击垮。他除了死,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死时的单雄信特别孤单。 秦琼赶到时的嚎啕大哭,再也挽不回单雄信的生命。其实秦琼心中明白,最先伤害单雄信的,不是罗成,而是自己。
罗成,永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