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产这件事,向来是一个家庭的喜事。
但,有人平安顺遂,有人却没那么幸运
——要跨过“山海”,才能护住肚子里的孩子。
几日前,武汉一位怀胎8月的妈妈,得了肺炎。
为了避免更大的危险,她不得不提前剖腹产。
孕妇难,家属难,医生也难。
在呼吸已经吃力的情况下,她拼尽全力,才将孩子平安带到了这世上。
在这个特殊的城市,特殊的节点,其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医护人员都感叹:聆听到了新生命的呼喊,再难都阻止不了我们前行。
那声婴儿的啼哭,是他第一次来到世界上,这不仅是劫后余生,更是和自己过命的交情。
许多人说,第一次过这样的春节。
第一次足不出户多天,假期漫长却枯燥,闲来无事却紧绷神经。
这些日子,每个人的心似乎都是揪着的,入眼就是坏消息,伤心多过喜悦。
在病痛和苦难时,才深觉平凡人的渺小与无力,甚至直呼
“太难了,太累了,快要撑不下去了……”
但山叔想说,人生实苦是亘古不变的命题。
人生的惊喜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熬过这一劫,明天的生活会回馈你什么。
你我皆是凡人 ,皆有苦难,却处处都有期盼。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每一个新生儿,都代表着新的希望,还有新的未来。
但正如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所说:
“关于万物之始,我们总是心存浪漫,然而对其中的艰难,有时我们无法预料。”
向爽就是那个不那么幸运的女孩。
27岁的她是一名即将临盆的孕妇,但同时,也是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经专家诊治,在生孩子之前,她得先做一个心脏手术才能顺利生产。
但,肚子里的双胞胎才27周,死亡率高达30%,十分危险。
手术前,向爽的丈夫王翔签下了同意书:手术一旦不测,大人小孩中,先保妻子。
结局谁也不清楚,只能赌一把。
手术室内,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医生们争分夺秒地处理问题。
手术室外,这个这个大男人,紧张的汗如雨下,泪水交加。
索性,在这生死的争夺中,他们等来了奇迹——手术成功。
一个月后,为了生产,向爽再次进入病房,挺过了最难的一关——母子平安。
丈夫喜极而泣,说下半辈子,他就守着这三人好好过。
他们给孩子取名,一个叫景明,一个叫春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是最终的结局。
但所有美好的代价,是必须承受苦难。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所有的人生都一样,都是无数个第一次汇集起来的未知结局的豪赌,
没有苦难,就没有新生,是福是苦,都要自渡。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正如纪录片的导演秦博说:
“生命的河流往往就是这样,汹涌的时候多,缓缓流动的时候少。
每个人生阶段的第一次,可能就是一个个的浪花。
人就是这样,一点点成长的。”
在无数个暗流汹涌的“黑夜”里,在第一次踏入未知境地里,在遭遇苦难之时,
依然有人仰望星空,信仰微光。
人生第一次,有人按下手印,逆行出征。
人生第一次,有人为了工作,剪去长发,抹掉红妆,穿上戎装,去“打仗”。
人生第一次,有人取消了婚礼,许诺来日平安归来再还你。
人生第一次,有人在工地吃年夜饭,他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
人生第一次,有人这样回家,不敢抱抱自己的孩子,近在咫尺,却只能遥遥相望。
人生第一次,免费送餐,免费做饭,虽然肩负生活压力,却从未放弃生活。
人生第一次,尽管伤痕累累,却又满怀希望。
天地之大,现实之难,这些平凡人却仍然在疲惫、软弱的现实里,明知来路漫漫,还是鼓着勇气在坚持。
仅仅伟大是无法打动人的,仅仅是幸福是容易被遗忘的;
能打动人的,从来就是这些尘埃里的挣扎;
能被记住的,从来都是苦苦坚持后,熬过苦难的重生。
万物皆有裂痕,有光便有希望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
“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在日复一日的经历里,节节拔高地生长、改变。
为了不耽误课业,贫寒的高三学子在寒风凌冽的户外蹭网学习;
春节一直工作没回家的年轻警察,偷偷抹眼泪,和着饭咽下后,继续起身执勤;
丈夫在工地不眠不休,妻子守在值班一线,虽然心系家里的儿子,他们却仍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
工作奔忙的外卖小哥,闲暇之余还不忘弹起钢琴,在生活的间隙里找寻微光……
熬不下去的时候,看看他们,你就会明白:
生活没有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挨得过去的,炼就了一身铜墙铁壁,定会朝着更好的生活走去。
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这次事件过去后,我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有人说,要去见想见的人紧紧拥抱他;
有人说,要去喝奶茶吃火锅烤肉麻辣烫炸鸡小龙虾……
不难发现,灾难尚未过去,但希望已经在路上。
亲爱的陌生人,请务必记得:
没有谁比谁容易,但只要此刻好好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无法重启的2020,我们一起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