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李安导演就是个儒雅绅士。但其实他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铁血,是条铮铮铁骨的硬汉子。
当李安导演的新片《双子杀手》再度以120 帧倍速+4K画质+3D技术卷土重来,换来的却是口碑复辟。
即使面对如此凶险的“全面受敌”局面, 65岁高龄的李安依然倔强地像个战士般,撂下了狠话:只要还有人愿意投资这类高精尖技术电影,我还继续会拍下去!
那你说,如今痴迷于高精尖电影技术的斗士李安这几年的艰辛坚持,到底值不值?如果他的高精尖技术新片未来上映时,你还有没有热情支持下去呢?
“技术斗士”李安输给《阿凡达》了?
大器晚成的李安,原本的画风并不像如今这般硬颈。他成名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走得是东方家庭传统伦理式的细水长流风格,东方人的细腻情感,被他讲得特别有味道。即使这三部华语片放在好莱坞,同样被西方人津津乐道。
如果按这个路子,李安足以成为“东方的伍迪·艾伦”,一部部小情小爱小家庭小品式的作品娓娓道来,他最拿手。但他心中早就埋下了不服输的种子,力图拍出一部部与众不同的类型片,就是想让西方人刮目相看。
但说到电影技术革命,李安并没能像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一样,将3D+IMAX技术一夜之间红遍全球,以至于此后3D和IMAX电影遍地开花。
李安推进电影高精尖技术的弱势太多:首先李安的外来者身份,并没卡梅隆作为好莱坞大咖的本土支持;其次相对IMAX来说,120帧+4K拍摄技术从拍摄到放映,都需要更强大的资金投入与影院设备的支持。
可话说回来,《阿凡达》第一集已是10年前的事了,此系列几部续集电影如今还在不断研发,只闻其声只见可数几张概念图,据说要等到2021年才有机会亮相大银幕。
但在这10年间,李安导演已悄悄走到了卡梅隆前面——先是在2012用真3D技术拍出了连好莱坞都对他另眼看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然后就是2016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是李安首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尝试的大银幕作品,他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连各种自诩技术控的好莱坞大师都没人敢冒这个风险。
虽然最终效果并不如他想象的如意,但可敬的是,如今坚持用这个高风险、高精尖技术拍电影的,依然只有李安一个人,他真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电影斗士。
只是,太追求技术流的李安把太多精力都放在技术方面的细节了,忽略了他本来的优势——最会讲故事的天赋大本领。
如果说《中场战事》的故事还多少存留着家庭、伦理、人本身情感的细腻感,而成为一部极度两极分化的争议作品;那新片《双子杀手》的故事就显得太简单了,即使有中年乏力杀手与年轻气盛克隆人老少对峙的奇妙设定,但情节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痴迷技术流的李安忽视了一大重点——无论是专业影评人、还是普罗大众影迷,看电影看的是观赏感受。故事不够精彩,技术再过硬,都会被诟病。
《阿凡达》当年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正是在技术革新成效显著的同时,还讲述了一个令人惊艳的好故事。这才是如今变身技术控的电影斗士李安面临的最大问题——娓娓道来地讲故事,才是影迷最希望看到的李安大师。
东西方融合李安最拿手
李安之所以成为电影大师扬威全球许多年,是因为他30年电影生涯,几乎是按十年一革新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对电影的全新认知。他不愿重复自己,越老越有斗劲儿,不断用作品超越自己,不断“打怪升级”。
从最早“家庭三部曲”的华人世界开启他的导演之旅,再以英伦名著《理智与情感》延续家庭伦理片风格,从东方晋升到西方风情,为自己打响了好莱坞威望。
接着就打破伦理,以《冰风暴》现代西方中产家庭的“换妻游戏”挑战传统,再以《与魔鬼共骑》解构西部牛仔片的固有思维……好莱坞类型片被他玩出了新花样。
当所有人以为,李安已成为好莱坞最有名望的华裔导演之时,他又重归华语片世界,将王度庐同名著作改编成武侠史诗片《卧虎藏龙》,让全球电影世界都为之一震,重新领教了东方武学江湖的功夫文明。
转眼间,他即刻放下手中的东方侠义,走进漫威世界,拍了他唯一一部超英片《绿巨人汉克》,以东方武学精神将美式快餐式的漫画英雄故事拍得如诗般曼妙,即使好莱坞不吃他这套,但不得不说这是漫威片中,风格最特别的一部。
接着就是那部成为无数人心水的经典《断背山》,李安当年是冒着多大风险、背着多大压力才拍出了这么一部经典同志片!那藏于两个男人心中数十年隐忍的同志之爱,影响了至少两代人,甚至还让同志片在好莱坞从地下的独立电影终于有机会浮出水面、登上大雅之堂,跟风之势也蔚然成风。
把握好隐忍情欲之后,李安二度重归华语片,拾起多年夙愿,执导了张爱玲名作改编的《色戒》,这次他不再隐忍,而是将潜伏在敌我之间的情欲细节,无限放大呈现在大银幕之上,上演了一出“要江山还是要真爱”的凶险情战。
这不就是李安血淋淋、从一而终的电影革新之路吗?哪次不是完全颠覆着旧我——把自己狠狠打碎再重组,冒着大风险迎难而上呢?
《少年派》才是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当然严格从技术流来讲,李安最大一次技术革新就是2012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了。
从原始胶片到数字技术的过渡,从初始的后期技术到日臻成熟的特技3D技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都为他准备好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横空出世了。
高饱和的印度故事背景、充满宗教信仰的神秘国度、灿烂神秘的海上奇景、人与动物的真挚同生共死,都让李安游刃有余地通过真3D高清技术,精彩完美地呈现在大银幕之上。
更重要的是,李安将原著小说重新解构,改编成一个两层故事、三层隐喻、环环相扣的奇幻经典。他讲故事的方式太奇妙了,以至于它成为一部在呈现出完美画面效果的同时,更被影迷津津乐道、多番深度解读的优质艺术电影。这才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也正因《少年派》空前成功,让李安就此痴迷于技术流,开始冒险尝试拍摄了120帧+4K+3D的《中场赛事》和《双子杀手》,而一去不知返。
如果李安还能继续细腻地讲好故事,就算240帧清晰如RPG电竞游戏一般真实,我们都会无限支持下去!希望电影革新,不再仅仅只有李安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