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赵彧尼,女,汉族,云南昆明人,2000年10月出生,2018年9月入伍,武警云南省总队参谋部通信大队固定通信中队战士。入伍一年不到,身高176cm的赵彧尼通过严格选拔,最终入选国庆70周年阅兵方队。2019年10月1日,赵彧尼在女兵方队第一排面,迈着铿锵豪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受到习主席通令嘉奖。
短短一年时间,从地方青年到合格军人、从训练场走上阅兵场,赵彧尼的飒爽英姿是如何炼成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彧尼的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战友,近距离感受阅兵场上这个云南姑娘的完美蜕变。
在父母眼中,她是个“乖乖女”
赵彧尼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现役军人,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她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上了部队,家里墙壁上挂着的照片全是自己的小小“军装照”。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立志从军报国,一定要做个像父亲一样顶天立地的人。虽是女儿身,但父亲一直对她严格要求,从小就带着赵彧尼打篮球、站军姿、跑五公里,不但养成了她风风火火、活泼开朗的“男孩子”性格,还培养了她良好的军人气质,为她以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高中毕业后,赵彧尼放弃了远赴加拿大留学深造的机会,义无反顾报名参军,来到了父亲曾经战斗过的部队——武警云南省总队。到部队的第一天,她就把微信签名改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在新兵连,赵彧尼因为从小打下的扎实基础,加上三个月的刻苦训练,很快便在同年兵同脱颖而出,队列、体能、擒敌……样样拔尖,成了新兵集训队的训练标兵,以全优的成绩结束新训分下连队。今年5月,得知国庆阅兵挑选队员的消息时,赵彧尼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选拔,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她在上万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阅兵方队。赵彧尼激动地打电话给父亲说:“爸爸,我入选国庆阅兵方队了,女儿没有给您丢脸,我终于成为了我想要的样子!”父母听了之后十分高兴,他们的“乖乖女”终于长大了。
阅兵集训期间,因为训练时间很紧,赵彧尼很少和家里联系,往往说不上几句话就匆匆挂了电话,偶尔打电话回家也总是报喜藏忧,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老爸老妈,我在这里一切都好,我一定能坚持下来!”同为军人的父亲非常理解自己的女儿,更知道部队的纪律,平时除了给女儿加油鼓劲,从不问她关于集训的事,也不允许母亲提一个字。直到阅兵结束返回后,在机场看到女儿整整瘦了一圈,手上长了厚厚的一层茧,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
老师眼中,她是个“好学生”
在老师的心目里,赵彧尼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入伍前,她专门去原来就读的学校看望了自己的班主任李娜老师,临走前对老师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在部队好好干,当个好兵!”
赵彧尼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的喜讯传到学校后,李老师喜不自胜,她把阅兵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逢人便说自己的学生参加国庆70周年大阅兵了。谈到赵彧尼,李老师特意翻出以前的工作笔记,找到了一篇与赵彧尼相关的记录。她说:“赵彧尼在学校的时候一直很努力,成绩很好,她天性爱动,像个男孩子,性格也很要强,在她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拼劲儿,相信她在部队一定会有出息。”李老师还动情地说,能在国庆大阅兵上看到自己的学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习主席的检阅,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和造就了她。
战友眼中,她是个“女汉子”
赵彧尼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配上齐耳的短发,看起来简洁干练。她性格活泼开朗,有她的地方总有欢声笑语,是个不折不扣的“自来熟”,刚到部队的第一天就和同批的战友打得火热,战友们亲切地称她“开心果”。也因为她外向的性格,在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下,赵彧尼同样吃了不少苦头。带她的新兵排长吴策说:“她是个非常外向活泼的姑娘,技术科目对她来说不在话下,但枯燥的队列训练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站军姿时要求一个小时一动不动,这可把天性爱动的赵彧尼憋坏了,她也因此没少挨批评。”经过新兵连三个月的严格训练,赵彧尼实现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次破茧蜕变。新训结束时,她以所有科目全优的成绩分下连队,成了一名光荣的通信兵。下连后,天性要强的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很快成了军事训练上的尖子和专业技术上的能手。
入选国庆阅兵方队后,单位领导严肃地对她说,参加阅兵仪式是很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你一定要把握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不能辜负各级首长的重托和战友家人的厚望。赵彧尼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嘱托。进驻集训基地后,她很快意识到,真正的挑战和考验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自认为基础不错的她成了地地道道的“新兵蛋子”。阅兵时需要正步走过天安门前96米的距离,每分钟112步,一共128步,必须做到分毫不差,赵彧尼丝毫不敢懈怠。刚开始训练时,每天2小时的军姿雷打不动,上千次踢腿、双脚脚掌几千次反复砸地,脚底血泡摞血泡,一走路就钻心的疼,最后脚底都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北京夏天的地表温度高达50多度,她们每天最少要喝七八升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水顺着双腿流到鞋子里,训练时脚底都会打滑,衣服上经常有一层白白的盐。几个月下来,赵彧尼穿坏了七双皮鞋,体重减少了18斤,脸上和脖子上留下了一道清晰的“V”字型,双腿晒成了泾渭分明的黑白色。她和战友们打趣说,这是阅兵场留给自己最美的“勋章”。
烈火淬炼始得金刚,风雨洗礼历久弥坚。经过200多天的艰苦训练,赵彧尼从预备队员成为了正式队员,从队伍中间选到了第一排面,最终以完美的姿态走过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女兵的靓丽风采。
集训期间,不管训练多苦多累,赵彧尼始终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但阅兵结束返回部队后,见到朝夕相处的战友,她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这个坚强的姑娘和朝思暮想战友们相拥而泣。回到部队后的她被选为新兵训练队的队列教员,经过短暂的调整休息,又马上奔赴新的岗位,她要尽快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刚入伍的新战友,把“阅兵精神”在战友身上一直传承下去。
当鲜花和掌声渐渐褪去,赵彧尼选择了理性看待自己和曾经取得的成绩。五个多月的时间,让这位正值芳龄、热情豪爽的云南姑娘少了一份同龄人的娇柔任性,多了一份军人的自信从容。谈及未来的打算,赵彧尼平静地说:“阅兵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和激励。成绩代表的是过去,我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相信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她一定能够书写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监 制:冯贵富
总 编:陈仕祖 余仕勇 朱 强
主 编:欧阳林 卢文高
编 辑:张 伟 李定干
投稿邮箱:3517176443@qq.com
云南武警
爱边疆爱民族
不怕苦不怕死
敢担当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