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猛烈江,没有了往日的波涛滚滚,一泻千里之势,江边的水城村在猛烈江和大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零落渺小。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一县连三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位于江城县宝藏镇的水城村又是国家重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水城村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贫瘠,大部分的经济来源就是玉米种植,交通不变,农户生活条件差。
扒沙河小组制富带头人的杨谷兵向武警官兵讲述翻天覆地的变化
兵哥哥又来了
“村里穷,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息息相关。”村民杨谷兵告诉记者,水城村是典型的边境少数民族贫困村,自然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部分的农用耕地都在地势陡峭半山腰,不下雨,农作物种不下地,就只能干等着。
干枯的河道
2016年,武警云南总队普洱支队与水城村展开结对帮扶,把水城村二组、三组两个极度贫困小组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从此,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成了该支队时刻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
该支队先后在党群、医疗、教育、物资等方面给予了援助,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帮助下,2017年底,水城村顺利实现脱贫,真正实现了人均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有保障。
水城村扒沙河小组村貌(航拍图)
水城村村貌(航拍图)
脱贫不脱钩,攻坚不松劲。2020年,云南省遭遇了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支队党委一班人始终牵挂着水城村的老百姓,走访调研过程中,挂钩农户杨谷兵说道:“今年老天迟迟不下雨,玉米下不了地,往年这个时间,玉米都发芽了。”庄稼种不下,每家每户都着急,可眼前的问题是不仅庄稼没水喝,饮用水也是一个大问题。水城村饮水本来就困难,加之这样的特大干旱对农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支队主动请缨,要求承担解决农户饮水的任务。
支队扶贫小组了解到,饮水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户无法及时蓄水。水城村小组多,分布散,加之今年适逢大干旱,村里只能轮流给每个小组放水,有时三五天供一次水,有时一星期。大部分农户没有蓄水塔,水不够用,就造成了缺水的情况。该支队立马下定决心,为农户建水塔。
武警官兵挨家挨户帮村民安装储水塔
武警官兵挨家挨户到村民家安装储水塔
四月中旬,当普洱支队官兵将一个个水塔送到村里时,水城村的挂钩帮扶农户早已远远的迎来,官兵将一个个水塔搬到每家每户,当把水塔送到杨谷兵老人家里时,他嘴里一个劲地念叨:“感谢你们,感谢支队。”
武警普洱支队捐助的80套储水塔运抵水城村
走村入户
当问及该支队给村里建水塔时,杨谷兵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记者说道:“部队解决了饮水大问题,之前没有水池的时候,水不来,就没有水用,现在,水不来十天都没问题”。
监 制:余仕勇
总 编:董兆昕 朱 强
主 编:欧阳林
编 辑:张 伟 李定干
投稿邮箱:3517176443@qq.com
云南武警
爱边疆爱民族
不怕苦不怕死
敢担当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