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曾经学过的高中课文《劝学》中也曾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人的一生数十年之久,一个国家的发展短则百年多则千年,无论是人生还是国家发展的历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面对困境,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它,而不是逃避困难。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其实也走了不少弯路,古代的朝代更迭、农民起义,近现代被列强入侵的屈辱历史都是中国发展进程时遇到的困境。然而,面对这些困境,中国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份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答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力量、中国科技不断走上世界舞台。我们在建造和科技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中国也被世界冠以“基建狂魔”的盛名。的确,我国近年来完成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工程,修建和开发了不少前所未有的设施。在基建方面,中国的“建造”力量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工程也配得上这些荣誉。然而,优秀的人总是招人嫉妒的。不少国家看到中国在基建方面取得的这些成就都十分嫉妒,就想看中国的笑话。一次中国建隧道3年才挖4米,印度看后嘲笑,德国却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一直以来都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闻名于世。因此,我国的发展方向与世界各国都不太相同,最重要的就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距带来的影响。这种差距令我国想要各个地区同时同步得到发展有些困难,导致了不小的差距。一般来说,由于南方地区的自然因素,我国南方地区的城市普遍发展的要比北方地区更好。除了气候差距,南北地区最明显的差距就体现在水资源上。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十分充沛,北方地区则相对稀少,因此,我国北方城市的用水量被严格限制,人们十分珍惜每一滴水。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的问题,我国工程师一直致力于南水北调的工程,这些年来也的的确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如今,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已经令世界瞠目结舌,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工程师面临过不小的压力与困难,但他们都一一克服了,并交出了一份令国民满意的答卷。然而,现如今我们的确在建造隧道时又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一次,三年时间里我国工程师仅仅向前挖掘了四米的深度。由此可以想见,这个工程的困难程度究竟有多大了。
这个问题出现在我国的穿黄隧道工程中。由于水资源严重不均,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甚至连黄河地区都出现了断流与分流的情况。这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我国用了三年之久在黄河下面钻出了两条长度为四米的隧道。的确,这个隧道的长度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但是它的难度绝对不容小觑。水下挖掘的实施难度比地面挖掘高出去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更何况,黄河地区的泥沙淤积问题十分严重,水下的黄沙导致黄河地区的河床十分松散,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导致整个隧道的坍塌,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中国工程师不慎而又慎的进行施工,一旦这些自然灾害发生,那对黄河两岸的人民造成的损害将是不可言喻的。
好在,经过小心翼翼的施工,穿黄隧道工程最终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我国工程师花了七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这条隧道,可见,无论难度多么高的工程,中国工程师都有毅力也有信心完成它。三年里仅仅挖掘四米的进度的确被印度嘲讽了一番,但他们对于这项工程的难度根本一无所知,中国的基建技术在他们眼里可能也变得微不足道,然而,对基建有这个更多了解的德国通过这件事却对中国刮目相看了。他们明白,这个工程的难度屈指可数,因此他们再次感叹道:中国的基建技术已经如此强大,值得被世界点赞了!
坚韧不拔,不抛弃不放弃,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工程师们非常出色地诠释了这些优秀品质的真谛,交出了一幅幅令人刮目相看的答卷。对他们,我们应该满怀感谢与敬佩,希望他们能继续为中国建造缔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