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针头里的学问

2020-02-19     306医院医学科普


杨月莹 牟玉梅,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内分泌科门诊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对人体有着极大危害性,但一般通过胰岛素治疗能够极大的缓解症状。胰岛素治疗从根本上是一种长期的治疗过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自行将胰岛素通过针头注入身体中,针头既是胰岛素治疗的间接传导装置,也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该注射流程决定了胰岛素的最终注射效果。

胰岛素注射相关问题

部分病人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却没有认识到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尤其是关于注射笔针头一次性使用的问题,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风险教育、凭个人的经验、经济问题等原因,针头多次重复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这样做孕藏着巨大的风险,包括:

1.针头折断。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非常细,目的是减轻注射时的疼痛,重复使用的针头韧性和强度降低,针尖起毛刺、弯曲等,拔出不利索,容易折断。折断的针头会在人体内移动,不易取出,威胁患者健康。

2.针头堵塞。使用过的针头针管内会有残留的胰岛素结晶,反复使用会堵塞针头,影响下一次注射。

3.注射疼痛。在显微镜下,可以明显看到,新的针头非常光滑,但使用了 1 次后针头已经开始变钝,使用 6 次后针尖已严重弯曲变形,出现毛刺、倒钩,这些肉眼都不易发现,却会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擦伤、疼痛加剧。

4.导致皮下组织增生或形成硬结。重复使用变形的针头会造成皮下组织的微型创伤,时间长了会导致皮下脂肪硬结的产生。硬结会导致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控制血糖的难度也会加大。

5.注射部位感染。重复使用后,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既污染了药液,也增加了局部感染的风险。为避免感染,许多患者使用酒精消毒针头,这样做会破坏针头表面的保护膜,殊不知保护膜的作用还可以减轻注射疼痛。

6.影响胰岛素的浓度和注射剂量。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不卸下针头,这样胰岛素容易外漏,降低了浓度。

操作的注意事项

糖友们一定要认识到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性,做到注射针头一针一换,千万不能重复。除此之外,规范使用注射胰岛素针头也同样重要。

1.建议患者使用较细规格的针头,因为细针头损伤小,疼痛感也相对较轻,推荐4-5毫米规格针头,其最为安全,长度足够穿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且达不到肌肉,注射时无需捏皮,进针角度注意一定要垂直。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或使用较长针头注射时,需捏皮垂直或45度进针注射(8毫米针头需捏皮,12毫米针头需45度进针)。

2.推完药液后针头留置10秒,因为过早拔针可能会发生漏液的现象,使胰岛素利用度降低,影响降糖效果。

3.注射完成后立即旋上外针帽,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注射后的针头属于医疗污染锐器,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弃。

4.如果注射时出现疼痛、出血、进针困难,要立即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存在异常。

5. 注意轮换注射部位,减少皮下硬结形成的机会。

注射针头一针一换,正确使用胰岛素针头,您做到了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dMlYHAB3uTiws8K_R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