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式”入学,想不挂科就要跳海……盘点国外那些有趣的校园文化~

2020-06-02     曼汉学院

原标题:“哈利波特式”入学,想不挂科就要跳海……盘点国外那些有趣的校园文化~

今天小曼就给大家盘点一些属于“大朋友们的快乐”,看看国外高校里的那些有趣的校园文化。

工程系学生变身“蓝紫人”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每年九月初的Frosh week可谓是校园大狂欢,而多伦多大学工程系的学生则必须把自己染成蓝紫色,满街都是蓝紫熊孩子,警察必须要出动维持秩序。真是染色都能这么有个性呀!

凯特王妃都爱的泡沫大战

每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一直有“葡萄干星期一”(Raisin Monday)的传统,而主要形式则是泡沫大战。

虽然泡沫大战这个庆祝形式是在这个世纪才兴起的,但“葡萄干星期一”这项传统实际上在圣安已经持续了近600年。

早在1450年,圣安的新生为了感谢高年级学长学姐的照顾,会赠送葡萄干作为礼物以表达谢意。作为交换,他们会收到学长学姐用拉丁文写的收据。

相反,如果没有赠送葡萄干的新生将会受到“惩罚”,后来也演变成今天用来迎接新生的泡沫大战。

就连知名校友凯特王妃也参加过这场新生狂欢。

跳过海,不挂科

除了“葡萄干星期一”的传统外,圣安另一个知名的传统莫过于神秘的跳海仪式“May Dip”了。

在每年五月的第一天日出前,圣安德鲁斯的学生们都会聚集在东沙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海面时,他们便尖叫着脱掉衣物,跳入冰冷的北海,以求考试好运。

而这刺激又好玩的传统起源于学校的一个古老诅咒。

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圣萨尔瓦托学院外,有一个以石块拼成的PH的标志。

这个标志实际上是圣安知名校友,神学家帕特里克·汉密尔顿(Patrick Hamilton)死亡的地点。历史上,这位24岁的苏格兰宗教改革第一位新教殉道者就是这里被审判为异教徒,最后被活活烧死。

传说中,圣安的学生只要不小心踩到这块石头,就会受到挂掉考试的诅咒。而摆脱这个诅咒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期即将结束前的五月第一天的早晨跳入北海,来洗刷身上的罪,获得通过考试的好运。

作为学校官方盖章认证的传统,官方推特甚至为新来的学生发布了“警告”和路过石标的官方教程。不想挂掉你的学位?那可要注意避开它啦

哈利波特式入学

众所周知,杜伦大学的校园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取景地,但鲜为人知的是,杜伦大学有着和霍格沃兹一样的学院制度。

每个新生进杜伦前可以选择或者被分配到不同的学院,而这些学院以后就是你的生活和社交的天地。

这种不以专业进行划分的学院制,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认识其他专业的同学,并结识更多有意思、有学识的同学。

在仪式上,新生们要穿着正装和学院的黑袍,跟着自己学院的同学进入一个仅负盛名的大教堂。在通往大教堂的路上会有很多在读学生和当地居民拿着锅碗瓢盆欢迎新生入学,既让人觉得很有趣,同时也会增加一份融入感。

袍子的长短有讲究

在参加牛津大学考试和任何正式的场合期间,牛津的学霸们都需要穿着正式的“Sub Fusc”学术服以示对场合的重视。这套Sub Fusc包括:深色的西装和鞋袜,深色的外套,黑色的鞋子,白领子的衬衫,和黑或白色的蝴蝶结或者丝带

据说,刚进入牛津的新生只能穿短袍,只有在考过First Degree(均分70分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穿上中间的大长袍。在每年的考试季,牛津学生还会遵照习俗,在胸前别上康乃馨。不同颜色的康乃馨代表着考试季的不同进程。

有标志着刚进入考试季的白色康乃馨

象征着有些疲累的考试季中期的粉色康乃馨

以及终于考完、迎来胜利的红色康乃馨

戴上红色康乃馨的考生在考完最后一场考试,走出考场时,会接受“Trashing”的热烈欢迎,即来自亲朋好友的泡沫、彩条和气球的“攻击”。这是为了庆祝学生终于熬过了考试,迎来了假期。

顺利毕业全靠玉米饼扔的好

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将玉米饼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学生们聚集在维克吊桥上,向水里的平地扔玉米饼,如果能让玉米饼落在平地,那预示着四年后将会顺利毕业。

打破校规,全员绿衣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举办的爱尔兰传统节日—圣帕特里克节,这可是美国高校中学生的狂欢节日。在这一天中,学生们身穿绿衣,到处游行,巨量饮酒并被允许打破校规。

尽管大多数美国高校已禁止此项活动,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却是不置可否,学生们大肆庆祝,并吸引了周围州学校的学生驱车前来共享盛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dKPdXIBfGB4SiUwE9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