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对河北省会城市石家庄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72年前的今天,解放军的旗帜飘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国民党吹嘘的“可坐守三年”的石家庄,6天6夜即告诉解放。活捉了敌军最高指挥官、国民党第32师师长刘英。
位于石家庄市中心的解放广场
解放石家庄战役是在1947年11月6日凌晨打响的。随着信号弹的升起,攻城的大炮也轰鸣起来。当时的石门(石家庄)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 6000个碉堡分布在各主要街道路口,3道防线形成3道地下城墙。外市沟是第一道防线。沟的宽6米、深7米,周长60华里,沟外有鹿砦、铁丝网、地雷,内侧筑有高碉低堡1000多处。攻城部队通过在壕沟挖洞,炸药爆破,11月8日早晨,突破了外市沟。第二道防线是内市沟;第三道防线是以市区为中心的大石桥、火车站、正太饭店、发电站等坚固建筑组成的核心工事。这些坚固的工事均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攻克。
11日黄昏后,为加快战斗进程,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决定调整部署。第4纵队10旅30团奉命于当夜指挥1、2营迅速越过铁路以西,向南发展,执行“全部占领车站北道岔、夺取水塔阵地,尔后于明晨从铁路西侧会攻敌人盘踞的核心阵地”的任务。
这时,得到消息说敌军最高指挥官、国民党第32师师长刘英正在大石桥指挥部开会,敌人打算把外面的部队全部撤进核心阵地死守待援。于是,野司立即命令10旅30团2连连长带领几名战士摸到大石桥指挥部活捉刘英。
刘英(右二)
十几名战士乔装打扮,趁夜色悄悄地摸向核心阵地大石桥。大石桥迎面的四个桥孔全部修筑成了房间,窗口透出微弱的灯光。其中,有一个窗口与众不同,灯光较亮,而且,门前还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
“举起手来,不许动!”解放军战士犹如神兵天降,把室内开会的敌人吓了一跳,实然,蜡烛被吹灭了,刘英趁机钻到了床下。等蜡烛点着,十几个战上走到俘虏跟前,搜缴了敌人手枪,两位战士从床能下搜出“床下将军”刘英。
在解放军的命令下,刘英写了要正太饭店一个团守敌投降的命令:“我和团长们被俘,你们待援无望,再打必亡。晋察冀人民解放军前线司令委我下令,坚守核心工事及范村据点部队停止抵杭、缴械投降。为吾诸位仁兄及众士兵弟兄安全计,我接受前线司令代表奉劝,并派贺定记参谋长、周新主任传达我的命令。特致,刘英。”
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内,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活捉敌师长刘英的场景
正太饭店,也是石家庄守敌的最后巢穴。刘英的缴械投降书送到正太饭店后,孤守饭店的顽军打出了一面白旗。 谁知他们是在欺骗解放军,当解放军前往受降时,他们又用机枪扫射。
这是1947年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杨得志、罗瑞卿兵团对石家庄国民党守军发起的攻城大战,首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重要城市的先例。想了解更多石家庄战役详情吗?请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的搜索栏输入关键词“石家庄战役”,然后就会看到更多这方面内容。
12日上午8时,野司发出总攻令,3、4纵进攻部队向正太饭店展开最后的攻击。解放军集中全部炮火,3纵从西、西南、西北,4纵从东、东南、东北向正太饭店猛轰,正太饭店周围成了一片火海。3纵23团第1营的战士们,冒着横飞的炮弹碎片,用集群手帽弹炸开了正太饭店的大门,全营冲进大楼,其他部队也相继攻入正太饭店大楼,守敌被全部消灭,第九十四团团长朱剑征被解放军俘获。
解放军共俘虏朱剑征部1000余人。中午11时整,正太饭店、火车站、大石桥等各个据点工事同时打出一面面大小不一的白旗,坚守核心工事及范村据点里的敌人全部放下了武器。
战役结束的第二天,朱德发来贺电:“仅经一周作战,解放石门,歼灭守敌,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特嘉奖全军。”还以《喜闻收复石门》为题,赋诗一首:
石门封锁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
不叫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
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
从兹不虑鬓毛斑。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