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空警500 空军正式宣告四代半作战体系已经成熟
近日中国空军第一支歼-10C战斗机部队公开亮相。这支部队就是我们熟悉歼-10第一团,著名的大红鹰团,现在已经改编成空军航空兵某旅。
此次不仅歼-10C公开亮相,空警500预警机也和歼-10C一起闪亮登场。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公开宣告四代半作战体系已经成熟,这个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中国空军作战能力。
空警500是这个体系骨干和中坚
现在空警500预警机已经成为空军新一代体制骨干和中坚。从国内外航空兵器发展来看,2020年之后隐身作战飞机将会是主流和趋势,就是四代半战斗机,例如阵风战斗机,也会采用隐身技术来降低RCS。因此新一代预警机需要提高探测能力来对抗隐身技术发展,空警500在设计的时候就强调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现有预警机雷达典型目标RCS是5平方米,而空警500雷达典型目标RCS只有0.1平方米,降低了50倍,就是为了探测隐身飞机和导弹。为此空警500采用国产第二代数字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灵敏度更高,探测更强,实现了“小载机、大预警”的目标。为战斗机提供更加全面战场态势和空情信息,可以更好适应2020年之后空战环境。
歼-10C战斗机换装了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国产KLJ-7A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注意它采用了多面阵技术
歼-10C战斗机最主要升级之处就是换装了国产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实现了空军作战体系AESA化。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与机械扫描雷达相比,探测距离更远,多目标作战能力更强,电子战性能也更好,功能也更多,因此歼-10C战斗机配备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之后,超视距空战能力、近距格斗、对地(海)攻击能力都得到成倍提高。
歼-10C探测系统升级并不局限于机载雷达,它还配备了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等。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能够雷达静默或者故障的情况下,探测和跟踪目标,提高飞机探测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则帮助飞行员增强对周围空情掌握,提供全向威胁告警,让飞行员对来袭导弹及早作出反应。
国产DTS-03数据链
歼10C的机载红外成像导弹告警系统
它构成了一个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
空警500和歼-10C可能采用国产新一代高速宽带数据链。在珠海航展之中,中国相关单位就公开了DTS-03高速宽带数据链。现在国产战斗机配备全军综合数据链,它大约相当于美国LINK-16数据链,采用静态IP,构建一个空战网络需要数天时间,网络容量、带宽也比较有限。而DTS-03数据链采用AD HOC技术,动态IP,可以自主组网,网络成员可以随时加入或者退出网络,网络容量、带宽迅速增加,能够支持更深层次联合作战。
为了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系统效能,歼-10C战斗机武器也进行了升级,它采用了国产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和PL-10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PL-15换装了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超过150公里,超过了现在主流超视距空空导弹,PL-10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推力矢量等先进技术,具强机动能力和更大离轴攻击角度,可以完全压制现有三代格斗空空导弹。
歼-10C配备了国产新一代空空导弹
综上所述,中国空军四代半作战体系可以说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对四代作战飞机有一个较好继承,四代作战飞机经过升级之后,也可以融入这个作战体系。另外一方面它又可以较好衔接第五代作战飞机,歼-20隐身战斗机服役之后,也能迅速融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