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构“跑路”屡见不鲜,这份辨“机”指南请收藏

2019-09-17     昌邑市检察院

昌邑检察

尚德 崇法 求实 为民

关注

2019年8月5日,江苏苏州一培训机构跑路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

2019年3月,广州,某培训机构5个校区关停,600多位家长无法退费,学费近2000万元。

2019年3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某少儿培训机构疑似跑路,拖欠了多个城市1500多名家长以及多位加盟商的费用超千万元。

2019年5月,上海,某语言培训机构突然关门,200多名家长找不到负责人,最高损失11万元学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被媒体曝光跑路的培训机构已有15家,有的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不仅在培训行业,如今,餐饮、健身、娱乐、医疗、装饰装修、月子中心等已成为“收钱后跑路”的重灾区。

一些服务机构收钱后跑路,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么,这种现象为何频频出现?大家跟随昌检君来看一下这3个焦点事件。

郭女士花13990元在北京某儿童俱乐部东城校区为孩子买了120个课时。但孩子才上40多个课时,该俱乐部就突然关门了,随后电话也停机。经过打听,郭女士发现该俱乐部在北京的另两个校区,都已更名为某儿童大学。负责人表示此事与儿童俱乐部没有关系,他们跟郭女士也不存在合同关系,所以拒绝接受郭女士的有关诉求。

近期,长春市消协受理了一个购买旅游服务后公司“人间蒸发”的投诉。涉事消费者称,货比三家后选择了相对优惠5000元的号称吉林省大众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用2万元购买了两份希腊双人10日游。不过,还未到出行日,公司就人去楼空,且所有电话均无法接通。

消费者去文旅局投诉才发现并没有该公司登记信息。市消协调查得知,原来这家公司的合同公章竟是伪造。

2018年5月,在长春市朝阳区一家健身会馆购买健身卡的10余名消费者,因店铺关闭、老板跑路,向朝阳区消协集中投诉。同时投诉的,还有不少在该区某汽车养护中心办理储值卡后,亦遭遇老板跑路的消费者。两者相加,共有300多名受害顾客。

该案经启动诉讼程序,选出证据充分的29名健身卡受害顾客、6名洗车卡顾客优先诉讼。

为联系到两名涉案老板,案件承办人采取邮寄送达、上门送达、工商局调取经营信息、派出所调取经营者信息、单位人事部门调查等多种手段才找到人。

最后,汽车养护中心老板主动退款,但健身会馆老板并未与消费者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经法院判决,该老板才陆续将涉及款项全部返还完毕。

在这一案例中,涉及消协、工商、公安和法院等多个部门,最后走到诉讼程序,才算把事情解决。

昌检君提醒

服务机构“跑路”事件频发,部分消费者在上当受骗后,发起的维权行为所耗时间、精力等成本相对较高,有的家庭难以承受只能作罢,而即便维权成功后,商家付出的成本对自身经济实力影响不大,也就难以起到警示作用。

检方提醒,有相关需要的人员在选择服务机构时,要充分了解机构资质、经营者信息,必要时可以咨询权威机构、专业人士,防止被个别不良商家的虚假宣传所诱导,掉入陷阱。

制作 | 昌检新媒体资料来源 | 正义网、工人日报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每一篇推送

为您传递法律的温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701P20BJleJMoPMnM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