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
阳光灿烂,天空湛蓝
天气预报显示:气温为4℃至21℃
经过前几天的大降温
终于等来了气温回暖的时刻!
春色尽收眼底
最美人间四月天
除了美景,可能……
还将有出门糊一脸
甚至钻进鼻孔的
杨柳絮!
早上出门刮一身毛
中午吃饭吃一嘴毛
满城“飘雪”的季节即将到来
这个时节也是
各种过敏症状高发的季节
在医学上
柳絮引起的过敏俗称“飞絮病”
之前有人担心
飞絮会不会携带病毒?
现在专家回应了!
根据现有研究
没有证据证明
杨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
但部分过敏患者
会出现鼻部过敏症状
北京同仁医院
鼻科副主任王成硕
就杨柳飞絮季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做了重点提示
1.无论是防控病毒,还是防护杨柳飞絮等花粉过敏原,现阶段都鼓励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起到防护作用;外出时尽量不穿易黏附飞絮材质的外衣。
2.外出返回后应先尽快洗手,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
3.户外锻炼尽量选择飞絮较少的时段。
4.杨柳飞絮高发期,应该尽量减少开窗时间,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
5.尽量少在室外晾晒衣物,防止飞絮黏附在衣物上。
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
以下4种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1.普通办公、居家;
2.在公园、绿地等散步;
3.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场所;
4.在保持教室适当通风的情况下,总体说来,学生上课时可以不用戴口罩。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叮嘱,虽然城市功能逐渐恢复,但现阶段还需发挥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抗疫作用。据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大一院感病科主任盛吉芳,从传染病的角度考量,公众应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流感季节,传染病高发期,人员密集场所和室内密闭空间,都还是建议戴口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心抵抗力,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哪些情况下还须戴口罩?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普通公众面对以下情形仍必须佩戴口罩:
1.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建议在中、低风险地区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2.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者,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仅戴口罩防不住新冠病毒?
世卫组织最新提醒!
是否戴上口罩就够了,就可以保护我们远离病毒了呢?然而我们看到的很多例子证明,仅仅佩戴口罩这一个操作是不足以遏制病毒的。
佩戴口罩的同时,你必须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包括勤洗手、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等等。人们要必须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和取下口罩。没有严格按照正确方式操作显然是不够的。
首先,仅戴口罩,却没有做到经常洗手或者用没洗过的手摸脸的话,你仍然有被病毒传染的风险。
其次,如果戴了口罩却摘下口罩随地吐痰,戴了口罩但是打喷嚏或咳嗽时摘了下来,或者没有洗手就触碰孩子的口罩、脸或者头发的话,你甚至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
第三,如果戴了口罩但没有正确地戴上或者取下,你仍然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经过两个多月宅在家里保持距离,我们现在都准备好走出户外,好好享受阳光、新鲜空气和一些往常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病毒的存在和卷土重来的威胁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风险。
目前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形式仍然是通过飞沫和接触被飞沫沾染的表面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