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宇宙是你的意识创造的,对于这种量子力学的意识模式,最清晰简洁的描述,是来自印度圣人尼萨加达塔,他形容自己心灵觉醒时说:“你会确凿无疑的认识到,世界在你之中,而不是你在世界之中。”
如下为泛泛科学深思想法,给大家扩展思路,引述科学但无关科学,如有冒犯,见谅之。
一、奇怪的量子效应
在20世纪中,物理学家想了解具有粒子实体的电子,是如何通过双缝,于是做了这项划时代的“电子双缝实验”。
这项实验,如图一,是将电子枪,向带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一次只发射一个电子,然后射向萤幕上。
图一
原先物理学家以为,萤幕上应该是出现如图二的双缝条纹。
图二
实验开始后:一个一个电子陆续发射,当发射少量电子时,萤幕显示电子只是以随机方式出现在萤幕上,如图三的b及c。
但是当你发射数万个电子后,萤幕上竟然出现跟光波一模一样的干涉条纹,如图三的d及e,显然电子在出发与抵达时是呈现“有形物质”的粒子,但在空间过程中却是以“无形能量”的波动型态在移动。
图三
这个实验震惊了所有人,电子这个公认的有形粒子在实验中,竟然是以无形的能量形式通过双缝,也就是说电子本质上居然表现出看不到且没有实体的波动性。
然而这还不是最吓人的,当科学家继续试验,安装了探测器(观察者),如图四,企图观察电子是怎么通过两个缝隙时,它竟然又变成看的到的有形粒子,再也看不到干涉条纹,而是有形粒子才会有的双缝条纹。
图四
这个实验说明:电子你不观察它时,它是无形的能量,只有当你观察它时,才会变成看的到的有形物质。也就是说宇宙原本是不存在的,只有当观察者在观察的那一瞬间时,宇宙(物质世界)才会一跃而出。
具体的说:没有意识就没有物质,没有意识,宇宙只是一团无形的能量;是你的意识创造了宇宙(物质世界)。
二、我们观测到的物质到底是个啥?是一团能量吗?
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就提出著名的质能方程式E=mc²,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物质),而c则表示光速。
质能方程式说明了“有形的物质就是无形的能量”,也就是说,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能量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内外表述:“所有有形的外在物质都是由一种无形的内在能量形式所组成的。”
后来,量子力学家用显微镜在观察原子的组成时,虽然可以看到一个很小、无形的、像龙卷风的漩涡,以及一些无限小的能量漩涡,称为夸克(组成原子的最小单位)。
但当往内再进一步观察原子结构的时候,却发现国王没有穿衣服,根本就看不到东西,而你只会看到一个虚无的物理空间:“一个没有实体且看不到的物理结构。 ”,原来原子是由无形的能量组成,而不是由有形的物质所组成。
这时,物理学家又发现到一个奇妙的现象:物质的99.9999999%其实都是空的。假如把身体里所有原子里的空间移开及压缩成实体,那么就可以把全球70亿人口压缩到一颗方糖那幺小。
那为何几乎是空无一物的物质摸起来却实实在在且固若金汤呢?那是因为,原子空间里充满了力量非常强大的电磁力。我们是从来就没碰过物体本身,那是电磁力的抗拒作用力,让你感觉到有摸到物体本身。
因此,一个空无一物的原子能形成一个实体的影像世界,那就只有投影才能解释。(个人见解)
三、光子是组成我们物质世界的像素?
光场是由不连续的光子所组成的。原子吸收光子后会辐射出另一个粒子的过程称为辐射。像红色苹果皮会吸收大部分黄蓝绿等颜色的光,并大多辐射出红色的光。光是波,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颜色,十二种基本颜色的光子可以混合成变化无穷的新颜色。光又是不连续的粒子,每个光子照射到原子后,被该原子辐射出另一个光子,然后进入我们的视网膜。
这时你会发现,这些辐射出的光子跟电脑萤幕上的像素是一样的原理。我们经由光子看到的世界,就像电脑萤幕上的图案一样,其实它是由许多我们看不到的像素粒子所组成的,而每个像素就是一个“光子”的反射。
在量子世界里,“量子”的物理概念就是空间与时间的移转与流逝,必须不能小于某个最小量,因此量子都不是连续性的持续改变,而是一种不连续性的变化过程。
宇宙最小的空间单位是【普朗克长度】,为10的33次方分之一公分;最小的时间间隔是【普朗克时间】,为10的43次方分之一秒。在这一刻度以下,引力及时间空间都不复存在。
因此,宇宙并不是连续平滑的空间,是由一点一点不连续的粒子所组成的,这种现象不可能是一种平滑且连续的实体,而仅是一种投影,一种分辨率非常高的影像画面,而光子就是一种像素投影。
从以上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如图五:
宇宙是有两个空间,而我们这个有形的物质世界,是另一个无形能量世界的投影。
图五
物理学家对于宇宙真相的探索是永无止尽的,接着就有以下的物理理论陆续被证实:
一、1928年,26岁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发现了宇宙还有另一个空间,称为“反物质世界”。
二、1984年的“超弦理论”计算出宇宙有十维空间,并在宇宙大爆炸后分裂成我们所处的四维(长宽高+时间)物质世界和六维反物质世界,四维迅速扩张,六维极度缩小到我们看不到。
三、在1997年,阿根廷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提出了“全像宇宙原理”的模型,这个理论说明了:我们的意识其实是在遥远的另一个空间,我们所处的三维物质世界,实际上只是另一空间的“二维资讯码”世界所投影出来的一幅“三维全像图”而已。而这个理论目前可说是最热门也最接近万有理论。
最后,综合以上这些物理理论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描绘出生命真相的完整面貌,如图六:
你的宇宙是由你的意识创造的,宇宙有一股神秘力量,会依据你的瞬间念头,生成当时的物质世界,先以二维资讯码的能量形式储存在另一空间的“云端意识数据库” ,然后再投影成三维物质世界。
所以说:真实世界其实是在另一个空间,而那个空间可以被称为“反物质世界”、“能量世界”、“精神世界”及“潜意识”等,也就是灵性的“灵魂世界”,又可称为“云端意识数据库”。
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一生,除了外在环境的人事物外,最主要还是受到我们的想法,也就是信念的深深影响,所以,人的命运跟神鬼无关,一切都是自己的安排,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
四、命运是被创造的,而不是被发现的
只有相信才能看到,而不是看到才会相信。
在老朋友去世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现在贝索比我先行一步,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笃信物理学的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尽管这种幻觉有时还很逼真。”
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就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他进而剖析说: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就是意识,它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英国爱丁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说:我们总是认为物质是东西,但现在它不是东西了;现在,物质比起东西而言更像是念头。
这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大师已经很明白的说:“意识的念头创造了一切的物质。”
其实,物质只是一种投影而已,你的感官接触的只是一些电子信号吧了!所以《时代》周刊2006年度人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教授李察•亨利就说:“不要再反抗,接受这个不容争辩的结论。宇宙不是物质的而是心智与心灵的!体验生命,并享受生命吧!”
知名的生物学家布鲁斯.立普顿,以宣扬基因与DNA能被个人信念操控而闻名于世,曾在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教授细胞生物学,后任职史丹佛大学医学院研究。
他在“信念的力量”一书中就很明确的说:“最新的科学带领我们进入的世界观,跟最早文明的世界观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灵魂,万物的灵性就是无形的能量,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物质与能量是全然纠葛在一起的。”
因此他认为:“控制生命的不是生物学的基因,而是量子力学的能量,透过信念,生命可以释放意识、物质与奇迹的力量。”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觉悟的真正意义:
何谓觉醒?
就是
认清有限(物质世界)
超越极限(意识创造宇宙)
朝向永恒的无限(能量世界:能量不灭定理)。
至于生成物质的宇宙神秘力量到底是什么?是我思故我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