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户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2020-05-05     铜仁新闻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施平

4月24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滑向山顶,沿河自治县官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陈娱乐便起了个大早,开始一天的劳作。

与太阳比早,是庄稼人的好习惯。

备齐肥料、耕土机柴油,以及中午工人伙食……理顺当天辣椒基地上所有琐事,陈娱乐便从新家出发,骑车进村,继续“捣腾”自己的100亩辣椒基地来。

沿着蜿蜒山路,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爱新村山头,在山坳处,陈娱乐用耕土机起垄:“村里海拔较高,辣椒移栽也要迟些,但最迟不过半个月。”

从小在大山生长、受过贫穷的陈娱乐干起活来特别卖劲,嘴里哼着小曲,跟着耕土机来来回回,脚步一直没停下。

陈娱乐家里六兄妹,童年在饥寒交迫中度过。冬天,光着通红脚丫去上学。他笑道:“习惯了,也不会感冒。”

“印象深刻的一次,12岁那年,刚上初中,每周都会背柴、包谷面、麦面去学校,连一粒白米饭都见不着。”陈娱乐说,天冷得刺骨,外公便把自己的旧狗皮衣撕下来,缝补在我破烂的衣服上保暖。

成家后,陈娱乐在自家的4亩土地上种玉米、土豆等,年年月月,就算是尽心尽力刨土地,仍不能填饱一家6口人的肚子,只有靠四处借钱、借粮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此,陈娱乐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之一。

2019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陈娱乐一家搬进了官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为镇里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中的一员。

住上好房子,靠着勤劳的双手,生活不再发愁。

近年来,和其他地方一样,官舟镇也掀起农村产业革命热潮,大力调减低效传统作物,利用丢荒土地,重点发展食用菌、辣椒、生态猪等产业,开启了荒山变金山的模式。

去年,爱新村为精准选好适宜产业,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里“把脉”,研判村里适合“短平快”的辣椒产业。通过政策扶持,陈娱乐的侄子陈亮在村里闲置的荒地上发展150亩辣椒产业,一年下来赚了20来万元。

看到侄子干得热火朝天,今年,陈娱乐也回家把村里集中成片的100亩闲置荒地流转承包过来,准备大干一场。

“晚上有野猪出没,每年都不敢种其他作物。”春风和煦中,陈娱乐指着山上辣椒基地里,有一个个看起来不怎么明显的小坑洼,这就是野猪的脚印和拱的坑洼。“但野猪也怕辣,种辣椒一点也不用担心。”

自从陈娱乐的辣椒基地建起来后,翻土、起垄、施肥、铺膜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每天都有20多名周边群众来务工。他笑呵呵地说:“去年搬了新房子,今年又种辣椒,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据介绍,今年,官舟镇按照“龙头企业+村社合一+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共种植辣椒4240.2亩,带动722户贫困户种植。同时,该镇还采取的“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行订单生产,保底收购,让群众种得安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tmO43EBnkjnB-0zaG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