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个地级市 人口422万有“国家森林城市”之称 GDP超2402亿元

2019-10-09   蜀中游霞

枣庄,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兰陵县接壤,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区、贾汪区、邳州市为邻,西接济宁市微山县,濒临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介于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之间,东西最宽56千米,南北最长96千米,总面积4563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

1961年09月12日,枣庄建制为地级省直辖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56处人民公社。

1976年07月12日,设立市中区,将齐村区所辖部分划归市中区。

1979年,滕县划归枣庄市。

1983年11月,齐村区改为山亭区。

至1985年,全市辖5区(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1县(滕县),5个街道,53个乡,32个镇。

1988年05月,滕县改为滕州市(县级)。

2001年03月,枣庄市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共减少乡镇30个,减少比例为33%。全市共设14个街道,42个镇,5个乡。此后,全市所设街道办事处、镇、乡略有调整。

2012年,枣庄市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6个区(市),设18个街道、44个镇、2个乡。

截至2018年,枣庄市下辖5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

2018年末,枣庄市公安户籍总人口422.56万人,其中男性222.27万人,女性200.29万人。常住人口392.73万人。出生率12.0‰,死亡率4.74‰,自然增长率7.26‰。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31.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88%,比上年提高1.56%2018年,枣庄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4元,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14647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1元,增长6.9%;人均消费支出18549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0073元,增长7.8%。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5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40.3平方米;农村居民38.4平方米。

枣庄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傈僳族、佤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仡佬族、京族、布朗族、畲族、俄罗斯族、基诺族、撒拉族、鄂温克族、塔吉克斯坦族、黎族、景颇族、羌族、锡伯族、普米族、乌孜别克族、德昂族、裕固族、门巴族、怒族等44。

2018年,枣庄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6.89亿元,增长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19.65亿元,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8%;第三产业增加值1025.84亿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5:51.9:41.6,调整为6.5:50.8:42.7。人均生产总值61226元,增长4.1%。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0478户,增长18.65%。民营市场主体培育良好,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50194户,增加18.6%;新登记注册资本650.95亿元,增长4.82%;新登记从业人员18.28万人,增长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