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常州女性: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更是了不起的她

2020-03-09   焦点常州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疫情发生一个多月以来,

我们看到了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常州女性。

是的,女性从来不会缺席任何一个战场

她们中——

有88岁每天还在卡口义务送姜茶的雷锋奶奶。

有第一时间拿出自己酒店改造成隔离点的女老板。

有两度晕倒在工作岗位的硬核社区书记。

也有在武汉方舱医院直面患者的90后女孩。

……

她们,也许身份各不相同。

她们,在凡与不凡之间,只是多跨出了一步。

但此时此刻,她们值得被我们致敬、值得被历史铭记。

致敬战“疫”中了不起的,她!

致敬身边这些勇敢而坚韧的,

女性力量!


01

尹玲 酒店老板

即使以后不开,这次也要接待!


一口答应、不讲条件、自掏腰包,武进区湖塘镇原木精品酒店老板尹玲的这番举动,在过去一个月里,被同行们频频点赞。

1月底,尹玲接到湖塘镇疫情防控工作组的电话后,毫不犹豫答应将酒店改造成隔离医学观察点,并自投资金改造,短短三天就将4层楼面全部改造完成。



但,就在启动改造的当天,酒店原本的12位客房保洁人员中有11位“集体请辞”。

人不够了,自己顶上。打扫客房、床单送洗、外卖配送……一个多月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好在,暖心的事也很多。一位从国外回来隔离的小姑娘,给他们点了奶茶;一位解除隔离的人员,送上了手写的感谢信……

疫情期间,尹玲还向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和常州金坛区分别捐赠了物资和善款,总价值达10万元。


02

杨秀秀 湖塘“雷锋奶奶”

卡口不撤,姜茶不停!


湖塘镇南街社区友谊新村122号,是“雷锋奶奶”杨秀秀的家。

这些天,老人家里是散不去的红糖姜茶味。



每天三趟,两个卡口,这个烫着微卷儿的88岁老太太,和另一位志愿者王凤娟,每天推着她们的“流动姜茶摊”准时出街。

2月初,湖塘镇南街社区征集志愿者,负责卡口执勤,88岁的杨秀秀主动报名,无奈被“劝退”。作为一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怎会放弃。

和王凤娟一合计,要不给卡口志愿者送姜茶吧。



暖暖的红糖姜茶,甜中带辣。卡口的志愿者们又心疼又感谢。


老人说,只要卡口不撤,姜茶就不停!


03

王霞英 负压病房抗疫战士

直面确诊病人,从不退缩!


三年前,她接到任务,成立艾滋病病房。为此,她带领12名护士从肝病科毅然走进此后一直奋战的科室。

三年后,她临危受命,带领第二梯队10位护士入驻负压病房,负责病房管理及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


她,就是常州三院艾滋病科护士长王霞英。



防疫的物资保障、流程落实、职责制定,患者的一日三餐、治疗护理、心理安抚……负压病房里的这位抗疫战士,高要求检查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是否到位,保障着病区里医务人员零感染的记录。


她没有食言,“我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白衣!”


04

史云奇 驰援武汉护师

方舱里的“灵魂画手”!


史云奇,溧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90后护师,因为把同事、战友们画成一幅幅灵魂画作,被称作方舱“宝藏女孩”。



作为溧阳市人民医院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同事总结了她身上的“五大标签”,我们来看看这个90后有多优秀。


标签一:靠谱。医疗队队员的衣服、箱子、帽子等用品都是她跑前跑后亲自购置;学习最新感控知识并培训队员;参加各市团队护理组会议,及时传达……

标签二:有才。画画、书法、写诗、作词、摄影、摄像、剪辑、烘焙、厨艺,写文章、说相声、演小品、打快板、拍微电影……感觉是能把所有活儿都包揽下的“十项全能”。

标签三:温暖。热情开朗,乐于助人,是朋友口中的“侠义心肠”。

标签四:搞笑。追星追帅哥,还追德云社,有诸多“艺名”:“武林至尊”“奇仙姑”、“史皮尔伯格”……

标签五:单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05

吴小燕 硬核社区书记

别离“小家”,保护“大家”!


两度昏倒,不弃岗位。她是二胎妈妈,也是社区“家长”。


从1月31日起,新桥镇锦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小燕就奋战在社区抗疫的第一线,累了就在宿舍打个盹;醒了,又一次次奔赴繁忙的抗疫工作中。20多天,她不曾回家过一次。



2月19日,新桥镇下发了“强制休息令”,给全镇像吴小燕这样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按下了“暂停键”。镇里让吴小燕回去休息三天,可是,吴小燕就回去休息了一天,又上岗了。


大家都心疼小燕书记。小燕书记每次说起孩子眼睛都红红的,小燕书记血压又高了,小燕书记白头发又多了些……


06

张小丽 单亲妈妈外卖骑手

你的每一次点单,都有她的默默付出!


接到订单,立马取餐,从春节前到现在,张小丽一天都没有休息。

她是单亲妈妈,女儿需要她,房贷等着她。小电动的轮子,停不下,也不敢停。



单子虽然少了,但张小丽,真的拼。每天早8点到晚8点,一干就是12个小时。

她还庆幸,今年没有回老家,否则,生活的压力怕会让她不知所措。

“有太多东西在推着我往前跑,我不能停下来。”


07

姜晓芬 泰村幼儿园老师

出课堂进车间,她毅然“变身”!


姜晓芬是泰村幼儿园的一名老师,一个月前,当她听说当地一家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人手不够时,主动走上了生产线,成了服装厂的义工。

搬运物料、剪线头、包装成衣,本就会做手工的姜老师,上手特别快。



但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工作8个小时,姜老师累得腰酸背痛,“第一天,由于站的时间比较长,回家后走路都使不上劲儿,后几天才慢慢适应。”

在泰村幼儿园,已从教20年的姜晓芬还承担着班主任兼年级组长的工作,每天,她还要花时间做好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有时,白天在厂里帮忙,园方工作就晚上“加班”完成。



近一个月,她都坚守在义工一线,也有人说她“傻”,她对此一笑而过,“我72岁的老父亲还在卡口做志愿者呢,大家都出份力,共渡难关。”


08

宋丹薇 90后民警

推迟婚期,住进单位宿舍!

因为这场疫情,武进洛阳派出所90后社区女民警宋丹薇,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每天吃住在所里。

她的宿舍跟别人的很不一样,油盐酱醋应有尽有,还有老妈亲手腌的萝卜干。“这里就是她半个家!”



作为社区民警,宋丹薇积极配合戴溪村委和居委的居家隔离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核查相关人员、走访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期间,这个90后姑娘走遍辖区的网吧、浴室、旅馆、棋牌室等行业场所。


宋丹薇和男友的婚期,原定在3月15日,因为这场疫情也推迟了。男友李圳在新北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两人一南一北,自从大年初一一起吃了顿饭,团聚的时间就屈指可数了。


“等到战胜疫情以后,我们再安安心心选个日子,热热闹闹办个婚礼!”


09

樊云霞 “小巷总理”

连续工作42天,与女儿并肩“抗疫”

3月6日这天,钟楼区都市桃源社区党委书记樊云霞接到了街道下发的《强制休息通知单》,通知她必须在3月7日和3月8日进行休息。因为,到3月6日为止,樊云霞已经连续工作了42天。


今年大年三十,社区的防疫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为了不影响其他社工与家人团聚,当天,樊云霞一人承包了辖区内7户湖北回常家庭的上门登记工作。


每天早出晚归,女儿汤予商想每天和樊云霞见个面也成了“奢侈”。于是,汤予商做了个决定,做一名志愿者,成为了妈妈的抗疫战友。

“我知道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手头的工作可能一时放不下,但我有女儿并肩作战,我可以”。



来源:常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