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顺利收官!

2019-08-29     中国普陀

8月29日上午,普陀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总结会召开。区委书记张立军在会上强调,完成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是健全渔农村管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工作,要不断探索和汲取各地的经验和做法,全力以赴做好社改“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并村、并账、并心”。

区委副书记张文科主持会议。区领导王引权、虞万军、诸葛明海、陈春汉、杨海滨、吴壮青出席会议。

会上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虞万军通报了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完成情况;六横镇、展茅街道、登步岛管委会作交流发言。

张立军充分肯定了

普陀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此次改革完善工作,普陀涉及面广、难度大,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普陀顺利完成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这体现了各地各部门担当作为、合力攻坚、艰苦创业、敢啃骨头的精神,特别是各督导组指导有力,各镇、街道、管委会指挥有力,各村社组织有力。

张立军强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这次改革机遇,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形势,做好“后半篇文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保障。

要做好村社融合文章,严格按照市委有关要求和标准,加快完成“三资”全面融合,同时,坚持新村融合发展统一谋划部署和安排推进,重点围绕“并心”,做好群众“安心、聚心、暖心”文章,增进群众对新村的认同感、归属感,真正达到“并村、并账、并心”。

要做好党建引领文章,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跟进抓好新村党组织设置,全面落实村党组织对村级事务的领导权,大力推行村级班子负责人“一肩挑”。

要做好经济发展文章,把发展集体经济放在首位,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谋发展,积极谋划新项目,落实各项“并社”红利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让群众享受社改红利。

要做好治理服务文章,建立健全新村运行机制,积极推广“三治融合”经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并充分考虑偏远悬水小岛实际情况,满足群众的差异化需求,方便渔农村群众办事。

张立军强调

当前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地各部门仍要高度重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把部门联动、压实责任、维护稳定贯穿始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要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发挥好包抓联系区领导以及“一对一”专项督导组作用,按照“一支好队伍、一套好制度、一个好规划、一批好项目、一份好计划”的“五个一”要求,做好新村发展工作,同时,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要强化协调指导,各工作组要深入村社做好指导工作,区属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加强调查研究,切实为镇(街道)、村社搞好指导与服务工作。

要强化干部管理,在当前过渡期内,培养能力素质强、群众威信高的作为换届“一把手”人选,并妥善安排原工作人员,确保过渡期间村社工作正常开展。

自4月底市委部署开展

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以来

普陀区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汇报

研究社改方案,指导具体推进

包抓联系区领导及各督导组全程指导督促

各镇、街道、管委会推进各项工作

区社改办各专项工作组

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

据悉

按照“一村一社”和“并社并账”的核心要求,5月29日及7月3日,普陀先后召开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快推进,确保社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普陀原有的69个社区村(行政村)、18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调整优化为74个村、74个渔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2个其他(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总数增加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总数减少103个,渔农村全部实现了“一村一社”。

展茅街道茅洋新村于6月28日以99.9%投票率、88.5%同意率在普陀率先完成合作社融合方案票决,并于7月7日率先挂牌。

7月10日,虾峙镇灵和村、东晓村、湖泥村、晨港村、兴港村等5个村同一天完成户代表投票表决工作,是普陀首个整体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融合方案票决通过的乡镇。

7月15日,桃花镇青龙村、茅山村、盐厂村等3个村完成融合方案表决工作,青龙村成为普陀首个采取直接合并法实现融合的村。

六横镇涉及改革22个村7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全市情况最复杂,任务最重的乡镇,最终自我加压,攻坚克难,全镇涉改村社全部实现了完全融合。

来源:普陀区融媒体中心

部分照片来源:徐丽佳、陈璐瑶

编辑:蔡幸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fTt4GwBJleJMoPMQq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