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你翅膀你要学会自己飞: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 ​

2019-12-18     爸妈精读

作者:邂逅夏至(爸妈进化论主笔)


01

拔苗助长的错,你我都在犯


前几天去闺蜜家作客,顺便带了一些水果。闺蜜家的小公主今年7岁了,生得聪明伶俐,闺蜜也肯花心思培养,钢琴、舞蹈、游泳,珠心算,一个也不落下。


我去的时候正赶上她家公主在练舞蹈,小家伙在瑜伽垫上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复习,闺蜜就在旁边对照着舞蹈课录的视频一遍遍看,遇到一个动作不标准,就把视频暂停,一点点纠正。还把要点都记录下来,拍完照片反复看。


一场舞练下来,孩子倒没多累,当妈的已然是满头大汗。


我赶紧让她们歇会,洗点水果吃,还没等我起身,闺蜜拎起水果就钻进了厨房,过了十几分钟,端出一盘切好的水果,苹果削皮切块,樱桃的核都剔掉了,草莓也把蒂都去掉了,插了几根牙签递到女儿面前。小公主很自然地接过去,心安理得地吃起来。



我不禁说到:“你这个妈当的太称职了,水果都切好送到嘴边。”


闺蜜噗嗤一声笑了,“这点算什么呀,现在上课外班我全程陪读,老师讲的要点一字不落记下来,回到家一笔一划整理成笔记给她用。


上学时偷的懒,如今全都还回来了……”


“为什么不让她自己整理呢?你一直替她做好,她怎么能学会?”


“我好歹也是985名牌大学毕业的,我的学习方法肯定比她的要好得多。放着这么现成的资源不用,让她自己学,哪有效率?”


我哭笑不得。


明明应该是“春天播种等待秋天丰收”的事情,硬生生被她演成了“买来现成的秧插上种”的例子。


小公主多才多艺是真,但如果缺了好老师,自己什么都学不会也是真。


永远躲在父母羽毛下的孩子,怎么长成丰满的羽翼?


最好的教育不是替你铺好红毯让你翩翩起舞,而是给了你翅膀,任你自己去学习怎么飞。



02

生活的能力让你受益终身


曾经看过一个泰国公益微电影《菠萝冰棒》,深受启发。


电影讲的是一个靠卖水果为生的妈妈,一辈子没念过书,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她总担心自己没有上过学,不能教好女儿,所以总在想,究竟怎样才能教好女儿。


女儿想吃菠萝,妈妈没有立刻把切好的菠萝拿给女儿,而是拿出一个菠萝,在女儿面前演示怎么切。于是女儿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切了人生第一个菠萝。


有一次女儿放学看到别的同学买冰棒,自己也非常想吃,但是想到妈妈赚钱不易,她只是偷偷咽了咽口水,便假装若无其事地回家了。妈妈看到了这一幕,趁女儿睡着后,把菠萝放到碎冰中,给女儿自制了菠萝冰棒。


菠萝冰棒很美味,女儿吃完后,提出可以把冰棒拿出去卖。妈妈默许了。可惜女儿去市场叫卖半天后,一无所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妈妈并没有告诉女儿应该怎样去卖,只是告诉她,“如果想把东西卖出去,就去市场看看别人是怎么卖东西的哦!”



看着女儿一次次去市场观察,回到家做了宣传画板,跑到闹市区煞有介事地吆喝,终于把冰棒全部卖掉,妈妈欣慰地笑了。


“以后不管她走到哪里,我都可以放心了。”



试想:当人生进度条快被读完,如果一生只能给儿女留下一样东西,你会选择什么?


是财富吗?财富终将被消耗掉。是名利吗?功名也不会伴随一生。


唯有教会他们生存的能力,才会给他们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



03

自然界的法则,不要轻易打破


奥斯卡获奖影片《鹬》(读音yù,鹬蚌相争)中演到:


一只刚刚破壳不久的小鹬焦急地等待妈妈觅食归来,它远远地看着妈妈和其它的鹬在沙滩上尽情享受肥美的蚌肉,可是妈妈却没有带回去喂它,小鹬越等越急,肚子饿了,便自己下去学着妈妈的样子捉蚌。


可是它捉了很久都没有捉到,还差点被海浪冲走。


它吓坏了,于是,它哭着躲到窝里,再也不肯出来。


妈妈鼓励它,只有学会自己觅食,才不会挨饿哦。



眼看着其他小伙伴都吃饱了,它只得硬着头皮又回到了海滩。


很快,它又被海浪冲走了……


渐渐地,它发现海浪来的时候把自己深深埋进沙子里,就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冲走。


渐渐地,它学会了趁退潮时短暂的几秒钟快速寻到美味的蚌。


终于,它学会了觅食,也学会了在大浪中保护自己。



所有动物一出生都必须面对独自生存的挑战,即便是群居动物,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否则,在残酷自然界,等待着你的只有死亡。


自然界第一的法则“物竞天择”。躲在温室里享受新鲜空气和水的花朵,终究无法适应这个世界。


所以,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去生存,是帮助他们免于受难的唯一方式。


唯有习得适应环境并且战胜环境的能力,才可以生存。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如果能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吗?"


每个人都不想被生活设限,如果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完美的人生,那当然希望接受。


我们希望在想去富士山看樱花的时候可以立刻拿起手机订票,而不是在月底几天一次次算着怎么撑到发薪。


如果可以一键定制完美人生,我们不用承受奋斗的苦,何乐而不为?


然而,人生没有捷径。


唾手可得的完美人生只会让你丧失拼搏的能力。


想要得到完美的人生,必须一路奋斗


而奋斗的过程无非就是不断习得新的技能,以及用这些技能去创造价值。


而不是躺在现有的财富上睡觉。



04

生活能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足够好,就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取得自己的位置。


而当今社会不乏智商超强的孩子,在所谓“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的培养下,个个闪耀着光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上知天文,通晓地理,做得了奥数,解得了谜题。


然而,智商只可以决定你走多快,而能力可以决定你走多远。


《少年说》一期节目里出现了一位“三观超正”的妈妈。令所有人惊叹。


一位男孩在节目中控诉妈妈逼迫自己刷碗、擦地、摘菜、做饭。委屈地表示自己才仅仅十岁,却需要做这么多事,哭诉完毕后,他呼喊:“妈妈,你能不要再逼迫我做家务了吗?”



结果,妈妈迅速做出回绝“不可以!”


“家务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须学习。”


“将来你的另一半也是千娇万宠的,你现在做家务,会有责任感,会对你的家人承担责任。”


“作为男孩子,要泡得了书房,下得了厨房,未来才会幸福。”


令人拍案叫绝!


原来,有生活能力的男孩子,将来择偶都有优势。



太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从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像我的闺蜜一样,事无巨细地参与孩子的学习,不吝惜成本,请最贵的家庭教师,上最好的补习班。


我们以为只有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替他们做好所有事,他们才能成功,殊不知,在现在“天才”辈出的年代,拥有生活能力才能让他们脱颖而出。


懂得思考、善于付出的孩子,才能自己悟出生活的真谛,才能在成长道路上所向披靡。


《汉书·董仲书》传里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讲的就是“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想要得到鱼,就去学习结网。给一个人鱼,不如教会他怎么捕鱼。学会得到一件东西的本领,远比得到这样东西本身更有意义。


不可否认,高学历的人群更能教育出成功的孩子,但在教育方法这件事上,很容易本末倒置,被纷杂的教育理念误导。


最好的教育往往是免费的,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比帮助孩子处理好一切问题更加重要。

作者简介:邂逅夏至,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财会金融圈的85后职场妈妈。愿每个文字都有温度,愿每个灵魂都有归属;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bcaHW8BMH2_cNUgug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