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pirit(爸妈进化论主笔)
近日,一则视频看得我十分愤怒。
视频中的小女孩被一名骑着自行车的女子用车轮猛撞,看起来十分凶残,简直和小女孩有不共戴天之仇。
泄愤后的女子并没有就此罢休,紧接着她又来来回回抽了小女孩数个耳光。
被打懵的小女孩颤颤巍巍地站在原地,旁边有个路人阿姨实在看不下去阻拦了女子。
在无数网友猜测女子与小女孩之间发生的事情时,警方通报了其原委。
令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据警方查证,打人的女子竟然是小女孩的亲生母亲。
看到这里,网友无一不表示,这个打法太恐怖了,这根本不是教育孩子,完全是往死里打孩子!
甚至有网友愤怒地评论:不配为人母!
的确, 那些毫无界限暴打孩子的父母就是在对孩子实施身体虐待,而他们却将这严厉的酷刑,称之为“体罚”。
身体虐待型式“体罚”到底有多恐怖
前段时间,一则视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公愤。
据报道,四川一男子暴打孩子,地上强行拖拽10米。
经警方调查,这名四川男子因和老婆不和,导致老婆出走,把气全部撒在了孩子身上。
画面显示,男子暴打倒地孩子,致孩子头部流血,并将孩子强行拖拽数米。
看到这里,网友愤怒的评论:丧心病狂!枉为人父!
那些身体虐待型父母会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幼小的身躯承受着不能承受的力度,满身伤痕。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还有一则监控视频被曝光。
视频中的家长猛抽小孩耳光,用脚用力踢踹孩子头部,家长目光凶狠,仿佛与孩子有不共戴天之仇。
据知情人称:只因孩子在同学家玩耍,中午不愿意回家吃饭,就被家长在电梯内暴打一分钟。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震惊地评论:这到底是不是亲生母亲,电梯里都打成这样,回家后不会更惨!
后续的事情我们无法想象,然而这还并不是最恐怖的身体虐待,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之前,杭州的一位11岁的女孩,全身勒痕,失去意识,被救护车送进医院,女孩的父亲在抢救室前抱头痛哭。
原来晚上父亲发现女儿在偷偷抄作业,瞬间火冒三丈,把女儿拖到车棚里吊起来暴打了一顿,冷静下来之后,他打算把女儿放下时,却发现孩子已经不省人事了。
令人心痛的是,女孩最终并没有被抢救过来。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避风的港湾,当身体虐待式“体罚”降临时,避风的港湾支离破碎,孩子的性命也岌岌可危。
身体虐待式“体罚”,会成为孩子最深的“童年阴影”
大多数打孩子的家长,都有几个相同的原因和理由:
爱之深责之切;
棍棒底下出孝子;
孩子不听话,不打不行;
体罚孩子怎么能是虐待孩子呢。
可话虽如此,那些把握不好分寸的“爱之深责之切”与“体罚”全部演变成了对孩子的身体虐待。
并且心理学家高彩林曾说过: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孩子经常挨打,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将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知乎有位网友,曾提到过他的童年经历。
小时候的他性格内向,比较腼腆,说话直接,不懂得察言观色,总是一不小心惹怒了父亲,被父亲揍。
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他被暴打的次数越来越多。
父亲经常在楼道里抽他耳光,尽管他已经泣不成声,父亲也没有收手的意图,直到邻居制止。
在公交车上,父亲仍暴打他,逼他不许哭,威胁他如果哭,回家打得更厉害。
在家里,父亲比在外面打得更凶,最放肆的时候,就连妈妈也扑倒在他脚边求他不要打孩子,而他瘫在地上大喘气。
被暴打的日子,两天发生一次,甚至不被打,都成了人生中最开心的事。
成年后的他,渐渐发觉,身体上的痛相比精神上的痛苦简直不值一提。
因为暴打,他患上了鼻炎,说话有气无力,易哭,而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外,更让他痛苦的是内心。
他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自卑,甚至没有正常的人际交流,也不懂得如何回应对方。
每当他回忆起被暴打的样子时,他就如同一只受到惊吓的乌龟一样,蜷缩成一团,内心疼痛到极点。
他说: 父亲的身体虐待成为了我一辈子的“童年阴影”。
他极力地走出却走不出去,只能将其对他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后,他希望知道这个故事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善待他们。
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
不少父母表示:每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不忍心“体罚”自己的孩子,可“熊孩子”调皮和不听话的时候,真是让家长不打不行。
那如何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正确管教孩子呢?
1、做家长就得“不怕麻烦”,耐心以对是第一步
据了解,家长选择打孩子大多因为孩子“长时间”的不听话,家长忍无可忍,选择暴力应对。
的确,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暴力是当下解决问题最快的方式,但长远来看,却是教育孩子最糟糕的方式。
曾经的一档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冉莹颖的育儿方法获得了无数家长的认可。
有一期中,冉莹颖一家因为邹市明工作的原因搬到了洛杉矶,在新家中,冉莹颖烘培了饼干作为礼物赠送给新的邻居。
可在赠送途中,发生一件小插曲,二儿子邹明皓死活不愿意分享,甚至告诉妈妈:这不是我们的家,我要回家。
冉莹颖多次劝说儿子:要分享,可儿子仍是不同意,就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冉莹颖要爆发的时候,她并没有。
她双手捂住眼睛,叹口气,继续劝说儿子,她告诉主持人:一定要耐心,一遍不够讲十遍,十遍不够讲一百遍,反复强调,反复给他说。
在冉莹颖“不怕麻烦”的耐心引导下,儿子邹明皓最终选择了分享。
暴力或许是当下教育孩子最便捷的方式,但教育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因为眼前短期的好处就忽略了长期的痛苦和烦恼。做家长就是得“不怕麻烦”,耐心引导孩子。
2、停止命令,“商量式”沟通
在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言语:
你不要再乱涂乱画了,你看墙都被你化成什么样了。
你怎么还不睡,赶快去睡觉,明天还得早起。
你就知道玩,赶紧回去学习。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语言全部都是“命令”。
实话实说,对于大人来说,被别人命令,心中都有些不情愿,何况是孩子呢?
《樊登读书》的发起人樊登曾讲过,有一天晚上,凌晨3点,他的儿子嘟嘟十分口渴,便告诉他“爸爸,能不能麻烦你帮我倒一杯水”。
即使当时樊登又累又困,但他仍起身给儿子倒了一杯水,因为当他听到儿子“商量式”的话语时,整个人的心都快被融化了,又怎么可能拒绝呢。
当孩子听到过多父母“命令式”的语言时,他的内心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与排斥,反而当父母对他们使用“商量式”语言时,他们才会变得越来越听话。
3、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力,让孩子在选择中“听话”
雪梨妈妈曾讲过:在她女儿小时候,有的时候并不愿意练舞,这个时候,我就会给她两个选择,一个是练舞,一个是睡觉。
结果孩子马上就开始练习劈叉了,因为她宁可跳舞,也不愿意去睡午觉。
所以如果孩子不听话时,你可以给她两个选择,有一个是不愿意的,那她就会把另一个作为备选,只有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听你的话。
愿每个孩子都能免受“身体虐待”,平安长大;也愿每位父母,都能耐心以对,正确引导。
作者简介:spirit,富书专栏作者,第6期入门1班学员,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_-GwXIBnkjnB-0z98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