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少年将军戎马一生,清君侧除奸佞,与她的爱情让人动容

2020-06-14   史海观复

原标题:高仙芝:少年将军戎马一生,清君侧除奸佞,与她的爱情让人动容

高仙芝是大唐历史上少数的几个从年纪轻轻便已经做了将军的人,也是当时朝中少有的几个少数民族的将军。高仙芝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人就不会对唐朝的朝纲稳固与百姓安乐而藏私,高仙芝的一生都在为李唐江山的开疆拓土奉献,他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去成全所谓的大义。这样的人无论是放在什么时代都能够被称为一代英雄的。高仙芝能够做很多当时的老将,军师们都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够比资历老的臣子们更受唐明皇的倚重,但是他就像是所有的忠臣良将一样,一心里只有想要效忠的国家,想要守住的精神,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这个民族出身的人,在唐朝的时候多少是会被唐朝人厌恶的,因为早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时候朝廷还是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也是最容易被外敌入侵的时期。只有高句丽和突厥人最按捺不住,前仆后继地来中原挑事。中原人恨死了这一批蛮子,故而一直都对这几个民族提不起好脸色。但是到了唐明皇时期,天下大局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唐明皇的祖爷爷祖奶奶们实在是厉害,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依仗的十数位将领们轮番攻打挑事的民族,武则天时期虽然没有唐太宗那时候的良将多,但是武则天照样守住了太平盛世。少数民族的人越来越安分,主动修和的也越来越多,到后来便是彻底地依附于唐朝。高仙芝生活的时期便是高句丽已经依附于唐朝的时候。

高仙芝是很小的时候便跟随着自己的父亲到了中原做官。因为高句丽已经属于唐朝的附属国,唐朝有权利从高句丽选择可以培养的人才。高仙芝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而高仙芝的父亲也很想培育自己的而已,以便以后让他接自己的班,光宗耀祖是一方面,更大的方面是想让高仙芝在中原扎根,再也不要回去那个处处不如唐朝的高句丽。

高仙芝很聪明,他看着父亲在上战场前的准备工作,学习父亲打仗带兵的方式,他变得越来越优秀,年纪小小便已经从同龄人之中脱颖而出,很快朝廷便注意到这个少年老成的孩子,因为他父亲的战功赫赫,便也给了高仙芝一些小小的武将头衔,用来激励他继续前进。高仙芝不负众望,在年仅二十岁的时候便已经被拜为将军。二十岁是什么概念?是古代时候男子刚刚及冠的时候,寻常人家的孩子们有的选择会继续读书或者习武,有的便开始准备着娶亲。但是高仙芝已经能够带着自己的队伍上战场,保家卫国了。

高仙芝一生的战功一时半会都数不清楚最有名的几项便是远征小勃律大获全胜,那以后原本就声名在外的小将军名声更是远播。其次就是咀逻私之战,那一次高仙芝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他能够死里逃生已经是万幸,咀逻私人狡猾多端,高仙芝那一次是靠着将士们给他杀出来一条血路突围成功。再然后便是高仙芝任命为金吾卫统领的时候带兵勤王清君侧,金吾卫是专门保护皇家安全的禁军,那时候的唐明皇终日沉溺于与杨贵妃的你侬我侬之间,再也不想理会朝政,只想着和杨贵妃跳舞作曲。

那时候的正直已经被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控,杨国忠的横行霸道早就已经惹得百姓欲杀之而后快,于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便说他这个“干舅舅”实在是不应该存在了,应该为了百姓替天行道。于是安禄山就打着“清君侧”的名誉讨伐杨国忠。但是安禄山真正目的大家都知道是唐明皇的宝座。唐明皇慌了,下边的地方官员也慌了。因为没有兵马,太平盛世太久了,哪里准备的了能够抵抗安禄山二十万大军的兵力?于是安禄山一路长驱直入直指帝都。高仙芝那时候就是带着全部的金吾卫联合了当时有能力调动兵权的几位将军才逼的安禄山后退。

但是小编却觉得高仙芝虽然在事业上算得上是很成功,但是在爱情上却很是悲哀。他喜欢的那个女子是“大唐双绝”凌波舞的“原跳”谢阿蛮,谢阿蛮是杨贵妃的贴身侍女兼闺蜜,谢阿蛮和高仙芝爱的热烈,两人之间的爱情让杨贵妃都感动,杨贵妃多次帮助他们相会。但是高仙芝却总是出征,阿蛮等他,一次两次,再后来便是杨玉环怀孕了,高力士和阿蛮瞒着杨贵妃爬上了唐明皇的床,只因为要保住杨玉环的宠爱,不能让梅妃重新得宠。没惹能够想到阿蛮那时候的感受,据野史说那时候她已经怀了高仙芝的孩子。高仙芝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英年早逝了,阿蛮带着他的孩子独自抚养长大,再也没有嫁人。小编每每想到如此都会感觉很是伤心,这到底要怎样的爱情深度才能让阿蛮一人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