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东文网
潮汕“挽面”
“挽面”,即“绞脸”。潮汕方言“挽”乃拔的意思。 “挽面”是一种在潮汕民间流传、利用纱线拔除脸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法。
一卷细棉线,一块膨粉
以膨粉(白粉)敷脸作粉底,再将一根棉线缠绞成三根,并分成两角交叉状,一端在手,另一端用牙齿咬着,双手一拉一合,一松一紧,细棉线绞缠分合就像剃刀般来回在妇女的脸上“挽”。
随着棉细线的翻转,将面部的细毛连根绞除,干净又利落,接着敷上面霜,便大功告成。
“挽面”在婚前,旧貌换新颜
婚俗中提到:“婚前数日,准新娘要请福命妇人用红纱挽面将脸上细毛拔除,谓‘换新脸’,脱胎换骨成新人。”
待字闺中的姑娘一般不修脸,每当相亲合意,要出嫁的前夕,新娘才要洗发、梳妆,而且要修面。因此姑娘头一次“挽面”是在出嫁之前,也叫“开面”。
“挽面”过后,就请乡里的“福人”(四世同堂、儿女齐全的中老年妇女)来梳妆。“挽面”的步骤:绞汗毛、细眉毛、齐鬓角、涂胭脂。“挽面”后,小姑娘便“转正”成为大人了。
节日气氛浓 “挽面”风俗多
旧时贵族富户的小姐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挽面一次。而一般人家妇女盛大传统节日前,喜欢和姐妹们聚集在明亮场所,一对一地轮流“挽面”,似乎是要让节日的气氛首先从脸上显露出来。
民间习俗中,服丧人家“做七”有让吊唁者、送葬客“男剃头,女挽面”的古俗,意思是对所有参加治丧、送葬的妇女每人都发给挽脸费,七日后必须要挽面一次。
产妇在满月时也习惯挽一次脸,寓意脸庞如满月美丽皎洁。此外,有些姑娘也会在过年、清明、端午等节日前“挽面”。
现代“挽面”风潮
近几年,很多女青年仍钟情于这种传统的“挽面”美容。一次挽面,工夫做得细的,要将近一个钟头。
从前在农村,挽一次面才两角钱。今天,有些新开张的挽面店,一次要收几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