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心中也有遗憾,不妨读下纳兰性德这首词,直击人心!

2020-04-12   庆余

遗憾是人类一种特有而又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成就了古典诗词中许多描写遗憾的名篇佳作。如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总有一种遗憾,直击人心。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便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笔下描写遗憾的一首名篇佳作。相信大家对于纳兰性德的这首词并不陌生,毕竟词的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便已是千古名句,直击人心。至于这首词的内容,主要是借用汉唐典故抒发“闺怨”之情。

即借用汉代班婕妤被弃以及唐代唐明皇与杨玉环爱情悲剧的典故,营造出一种凄楚、悲凉的意境,从而抒写出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但因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说明纳兰性德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幽怨不过是一种假托。词人的真正目的是借男女之情来说明与朋友相处,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首先,词的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即一段感情,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么美好,那样就不会有后来的离别相思之苦了。“何事”一句,用的是汉代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当年为汉成帝妃,却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这里纳兰性德运用此典故,便是为了说明一段感情,如果在心中的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也不会失去初见时的那份美好。但现实却又往往让人无奈和遗憾,正如接下来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所说,如今你轻易地就变了心,还反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很显然,纳兰性德眼中的感情,就应该要双方都始终如一,生死不渝。不过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双方都保持初见时的那份美好是多么的艰难,往往都是有一方在后来的平凡里变了心。到最后却又很遗憾地去回忆当年初见时的那份美好,也就是开篇所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用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据《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马嵬坡事变爆发后,杨玉环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死前曾说:“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后来唐明皇因听到雨中铃声,勾起了对杨玉环的思恋,写出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

因此纳兰性德这里旨在说明,唐明皇与杨玉环虽作决绝之别,却互不生怨。但对于纳兰性德来说,却是“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即你又怎么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最起码还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纵死而分离,也不忘旧情。由此可见,纳兰性德借女子的口吻,所写出的被抛弃的幽怨之情,是多么的哀怨凄婉,缠绵悱恻。

综上所述,纳兰性德词中的女主人公是恨男方太过薄情,断绝关系的态度太过坚决,也就是题中的“决绝”。当然,从题“拟古决绝词柬友”来看,纳兰性德旨在说明交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不过现在更多的却是把它当作写男女间的爱情来看。而作爱情来看,这份决绝,显然是一种直击人心的遗憾,或许也是一种不甘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