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诗歌到了唐代空前繁荣,对于情感的抒发也已经登峰造极。因此宋代诗人就不得不锐意创新,加入全新的元素,即“理”趣。所谓“唐诗重情,宋诗重理”。简单来说,就是宋代诗词除了抒情外,还含有各种人生觉悟。所以阅读宋代诗词,往往能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譬如,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便是南宋词人朱敦儒笔下富有“理”趣的一首词。它所表现的“理”,则是词人晚年对世情的一种觉悟。
虽然说词人晚年才对人生有了如此认识,多少有点心酸,但是他所流露出的一种旷达的风致,却是发人深思,值得一读的。俗话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我想朱敦儒这首词,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甚至可以说我们看完之后,人生豁然开朗。那么它究竟写了什么呢?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首先,词的开篇“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便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人生的觉悟,即人世间的事,就如同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世间的情,就如同秋天的云一样薄。从这两句的意思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朱敦儒所感慨的便是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
如果要说的具体点,便指朱敦儒仕途上的遭遇。据记载,绍兴十六年(1146年),秦桧等人陷害李光等主战派,朱敦儒因“与李光交通”被罢官。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他又以75岁高龄被秦桧起用为鸿胪少卿,但起用还不到一个月,秦桧便死去了。于是他第二次被罢官,也受到了当时人的另眼相看。
所以朱敦儒写下这首词,开篇便感慨世事人情的变化无常,而这也是他晚年对于世事人情的觉悟。那么朱敦儒觉悟后,做了哪些对策呢?紧接着的两句“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便给出了答案,即不要计较自己一生的辛勤劳苦,世间万事本来就已经命中注定。由此可见,词人的心情开始变得轻松了起来,而这正是他觉悟后得到解脱的心情表露。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幸好今天遇到了三杯好酒,又看见了一朵新开的鲜花。很显然,这是朱敦儒解脱后的行为体现。也就是不再执着于世事人情,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能够带来喜悦的小事上。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朱敦儒的这两句就是“小确幸”。这种“小确幸”,无疑也是我们人生漫漫长路上所需要的。
最后,“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即能够有短暂的欢愉,就姑且与它相亲相爱,至于明天会有怎样的变化,就谁也不知道了。从这两句的意思看,它颇似唐代诗人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所体现的是一种得过且过、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它多少有点消极意味,但不失是一种旷达的风致。
综观朱敦儒的这首词,它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的认识。词人对世情的彻悟:“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对于现如今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具有发人深思的力量的。毕竟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世事人情的变化,我们还是会经常遇到的。所以越早理解朱敦儒这首词,便能早点让我们的人生豁然开朗,可以走得更愉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