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都是这状态:每天刷着疫情新闻,到处找买口罩渠道,囤了一堆消毒液,疫苗时间到了也不敢带娃去...
2月6日,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孩子属于易感人群,疫情期间每天闷在家,怎么做能提高免疫力呢?
孩子免疫系统的建立不是靠单一的食物或营养素,离不开均衡饮食营养。
所以比起花冤枉钱给娃补益生菌、乳铁蛋白等等,其实提高免疫力只要好好吃饭。
>>>新生儿及婴儿
对小宝宝来说,母乳的营养成分最均衡,当中的活性免疫成分可以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后续也尽可能的坚持喂。
>>>6个月以上及儿童
6个月开始按时添加辅食,要保证日常肉禽鱼蛋、新鲜蔬菜水果,多吃深色蔬菜,食物多样均衡摄入。
蛋白质是免疫蛋白形成的“基本原料”,最近可以适量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牛羊猪鱼)、虾、鸡蛋、奶制品、坚果(磨碎)、豆类。
另外要保证每日充足饮水量:
6个月内,宝宝无需额外喝水,母乳或配方奶中水分足够满足需求;
6个月以上,根据实际情况,每日补充4~6盎司水(约118~177ml);
1~3岁,每日需要补充120~160ml。
总的来说,就是小宝宝坚持母乳喂养,大宝宝什么都吃点,长期坚持均衡营养摄入,才是建立免疫力的关键。
充足睡眠不但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对宝宝身高有影响,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日所需睡眠如下:
给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妈妈们可以照着做:
>>>宝宝1岁前
1.4~6个月培养自主入睡,可以建立睡前仪式(换衣服、洗脸、穿睡袋、关灯等)。
2. 夜醒时不马上喂奶,先安抚了解宝宝需求(换尿布、不舒服等)。
3. 宝宝入睡时间不要太晚,如8周~1岁宝宝推荐晚上入睡时间是8点左右。(如果宝宝晚上睡不着,除开其他因素,要考虑调整白天睡眠时间)
4. 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过度兴奋刺激宝宝。
>>>1岁以上宝宝
1.不熬夜,每天尽早上床睡觉,比如9点睡觉,8点应该上床准备,睡前不做剧烈运动或过于兴奋。
2. 睡前90分钟不要吃东西,对于已经规律3餐的孩子,睡前不需要加餐,这样不但影响睡眠质量还影响肠胃消化。
3. 晚上睡觉时不给孩子留夜灯,以免影响褪黑素分泌。
运动能够提高孩子身体的免疫抗病力,提高睡眠质量,好处多多。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最好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娃进行运动,运动时长可以从10分钟开始,到30分钟,4岁以上可逐渐增加到1个小时的活动量。(Ps:注意带娃运动前要做好热身。)
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
特殊时期,宅在家里不出门,也应该适当的运动,在家长看护下,选好空位置,可以尝试几个运动:
1.创意跳房子(考验孩子协调能力)
选择有颜色的胶带,贴出跳房子让孩子跳,另外可以在格子内贴上数字,锻炼孩子识数,玩法规则可以自己设定。
2、接球游戏(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
准备一个网球或具有弹力的皮球,扔给孩子,让孩子在落地前接住,要注意扔出的力度。
3、亲子瑜伽(目的:训练拉伸、平衡作用)
需要有瑜伽基础的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如树式组合:
妈妈和孩子各抬起一只脚,让抬起的脚搭在另一条腿,保持站立,时间可以从10秒开始逐渐延长,训练孩子平衡能力。
所以吃好饭,睡好觉,多运动,疫情后带孩子到户外走走,该打的疫苗补上,才能让免疫力更好。
不单是孩子,咱们成年人也是如此,除了上面3点,还有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成人免疫力构筑所需要的。疫情这些天,很多人熬夜刷着新闻,有时因为太多负面信息,自己也陷入焦虑中,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情绪,先放下手机照顾好自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自己身体好才能快乐吃吃喝喝,陪娃长大,不是吗~